暌違6年 50陸生來臺參加新聞營

兩岸學生交流持續推展,規模龐大的「兩岸大學生新聞營」,暌違六年來臺登場,大陸學生來臺人數約五十名,爲期十天九夜的行程中涵蓋北、中、南臺灣。消息人士指出,政府對兩岸學術交流有明顯放寬。

據本報掌握,第卅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於六日至十五日在臺灣登場,這是二○一九年一月以來營隊首度在臺舉辦。但兩岸主辦方、相關單位都很低調,唯一公開消息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處在一月十日接待了九十三位營隊師生。

本屆新聞營足跡涵蓋北中南,參訪竹科、日月潭、阿里山、淡水等與去年馬英九基金會邀陸生團訪臺相似行程,還訪問臺灣多所大專院校和單位,進行新聞營作品專題製作與討論。

此次來臺陸生,來自內蒙古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廣州暨南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規模可能是疫後最大。除五十位學生和幾位老師外,陸方中國記協臺港澳工作部主任沈毅兵也於疫後首度隨團來臺。

兩岸大學生新聞營自二○○四年開始,原定每年寒、暑假互訪。上一次在臺灣舉辦,是二○一九年一月,有八所大陸高校的卅六位師生來臺。去年八月新聞營在陸復辦,於內蒙古、北京登場,近兩百名兩岸大學生參與。

陸生來臺交流逐漸增加,據掌握,上海同濟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語學院等校都有學生去年訪臺,人數十至廿人左右,較大的「東吳大學法學院暑期研習班」則有四十七位陸生參與。

知情人士表示,受先前馬英九基金會陸生團風波影響,此次兩岸大學生新聞營被要求「低調、不受訪」,但據觀察,相較二○二三年蔡政府時期,兩岸學術交流辦證困難,去年賴上臺後逐步放寬。例如,過往教育部要求申請須符合「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如今改爲「專業性、關聯性」,「這樣一來彈性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