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5640倍!

無 錫

一座有着3000年曆史的古城

長江之畔,太湖之濱

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脈

綿延至這片江南魚米之鄉

成就了吳文化的發源地

以工而興、靠商而榮

民族工商業在這裡蓬勃興盛

1949年新中國成立

75年砥礪前行

75年輝煌奮進

經濟社會實現大發展

城市文明實現大跨越

百姓生活實現大提升

這座江南名城

正在繪就

“強富美高”新無錫現代化建設

新篇章

經濟總量不斷擴大

經過75年的建設和發展,無錫經濟總量迅速擴大,綜合實力大大增強。

地區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2.74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15456.19億元,擴大了5640倍;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無錫經濟發展跨入快車道。1950-2023年,無錫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4%,其中1979—2023年均增長12.7%。

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堅定不移推進產業強市主導戰略實施, 多個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投產,無錫從負重爬坡,到奮力攻堅,再到突破跨越,2017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2023年突破1.5萬億,持續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14位。

經濟結構調整升級

75年來,無錫不僅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產業規模和經濟結構也在持續調整升級。 1949年無錫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爲40.7:28.1:31.2,第一產業佔主導,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化前期社會;到1978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爲14.3:68.3:17.4,第二產業呈現主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着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響了集成電路、物聯網等城市產業品牌,二、三產業並重發展,隨着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2023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爲0.9:47.7:51.4。

發展質量顯著提升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113元,增加到2023年的20.63萬元,擴大了1824倍,2020—2023年 連續四年 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按現行匯率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9萬美元,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財政、金融總量也連續翻番。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997年的31.43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1195.42億元,擴大了37倍;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從1952年的0.93億元擴大到了2023年的26391.61億元;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202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122家,位居全國前十。

農業基本盤持續穩固

無錫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75年來,無錫以稻麥和油菜爲主的傳統農業已發展爲多品種的現代化農業,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糧食產量從1949年的57.96萬噸增加到1984年的最高點188.19萬噸、然後逐步回落至2023年的56.41萬噸,油料產量從1949年的1705噸增加到2023年的9432噸,水產品產量從1949年的5591噸增加到2023年的10.33萬噸。經濟作物產量大幅提升,茶葉產量從1949年的175噸增加到2023年的4169噸,水果產量從1949年的4133噸增加到2023年的18.54萬噸。

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1949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僅有1.57萬千瓦,到2023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90.20萬千瓦,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088臺,聯合收割機927套,漁業機械3.92萬臺 。

工業壓艙石不斷夯實

無錫是近代民族工商業的重要發源地,也是“蘇南模式”的主要發祥地。75年來,無錫工業經濟規模持續擴大,1949年工業總產值2.49億元,到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5萬億元,達到25453.89億元、擴大近萬倍。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增長,發電量從1949年的36萬千瓦時增加到2023年的481.51億千瓦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布產量從1949年的6997萬米增加到2023年的4.13億米,鋼產量從1958年的0.26萬噸增加到2023年的粗鋼1080.93萬噸、鋼材2400.41萬噸。工業產品加快升級換代,2023年集成電路產量高達326.59億塊,電子元件產量5908.79億隻,鋰離子電池產量3.03億隻,家用洗衣機產量1999.96萬臺。

高新技術產業引領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作爲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方向,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呈現快速發展勢頭,2023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3318.31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52.3%;“465”現代產業集羣中,物聯網、集成電路等6個產業集羣規上規模超過2000億元。

服務業發展快速壯大

75年來,無錫服務業發展實力持續增強,發展規模由小及大,由1949年的不足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7942.84億元,佔經濟總量比重超過一半,成爲無錫第一大產業,呈現了蓬勃發展態勢。

商貿流通持續繁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49年的2.03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3567.55億元,批發業銷售額達到29562.63億元,零售業銷售額達到2921.19億元。交通運輸更加暢通,全市貨運量從1949年的138.12萬噸增加到2023年的2.52億噸,客運量從1952年的413.47萬人次增加到2023年的9575.07萬人次,其中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879.87萬人次。

郵電通信快速發展,從1949年的郵電設施極端落後、業務總量111萬元,到移動電話、互聯網絡從無到有、全面覆蓋,2023年郵電業務總量達到257.83億元,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038.67萬戶,快遞業務量達到8.18億件。

現代服務業引領發展,2018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50%,2023年達到54.9%,總量規模超過4000億元。

經營主體更加多元

75年來,多種所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外商投資企業大量落戶無錫,私營個體經濟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

1949年全市共有工業企業3950家,社會職工人數僅8.41萬人。到2023年末,全市各級登記機關登記的各類企業已達45.17萬戶,其中國有及集體控股公司4.11萬戶,外商投資企業0.71萬戶,私營企業40.35萬戶;全社會從業人員也達到418.20萬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持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企業貢獻突出,2023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超過萬億、達到10255.08億元,佔經濟總量的比重爲66.3%;民營規上工業實現產值15667.86億元,成爲無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外貿易長足發展

75年來,無錫的對外貿易經歷了從以絲綢等初級產品爲主,到逐步形成 多品種 、 多層次 、 多元化 發展的顯著變化。

1950年無錫外貿收購總值2659萬元,1978年擴大至3.51億元,1985年無錫被國務院確定爲長江三角洲沿海經濟開放區開放城市,1990年無錫外貿收購總值進一步擴大到43.25億元。

進入90年代後,無錫對外貿易迅猛發展,1990年、1994年、2003年、2021年無錫進出口總值分別突破1億、10億、100億、1000億美元大關。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深化開放強市建設,努力構建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開放新格局,在保持對外貿易較快增長的同時,外貿結構也在持續優化,2023年全市一般貿易出口佔出口總值比重達到62.1%,出口產品中高新技術產品成爲主角,佔出口總值比重超過五成。重點產品中,集成電路出口總值90.61億美元,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總值30.76億美元。

利用外資如火如荼

改革開放以來,無錫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極大推進了無錫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1978年無錫無線電五廠與香港華電有限公司簽訂的電子鐘收音機來料組裝合同成爲第一個利用外資項目,1981年成立了江蘇省首家中外合資企業中國江海木業有限公司。1985年以來,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800億美元,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年度實際使用外資穩定在30億美元以上,2023年達到41.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達46.9%。

至2023年底,全球財富500強企業中有117家在無錫投資興辦了247家外資企業,這些企業的到來,對無錫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人才培養引進以及推動經濟增長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積極的推動作用。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歷經75年的更新改造和開拓建設,無錫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城市建成區不斷擴大,市區建成區面積由1949年的10.58平方公里擴大到2023年的361平方公里,擴大了33倍。道路交通四通八達,2008年城市快速內環、機場路高架相繼建成通車,市區城市道路面積從1957年的3.6萬平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7804萬平方米;2014年起,無錫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一期、S1線相繼開通,無錫軌道交通“連線成網”。

市政設施日臻完善,市區自來水生產能力從1954年的1.1萬立方米/日提高到2023年的245萬立方米/日,公共交通營運線路由1956年的6條拓展到2023年的317條、車輛數從1956年的27輛增加到2023年的2884輛,市區路燈由1957年的3500盞增加到2023年的29萬盞。

科技文化蒸蒸日上

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共同進步,75年來,無錫科研機構從無到有,科技隊伍從小到大,科研成果由少到多,1980年無錫擁有獨立科研機構36家,職工總數4175人;到2023年底,全市共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5家,省級以上企業重點實驗室7家,省級國際技術轉移中心3家,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8家,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11750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4.72件。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2007年成功躋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行列,2023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8個,文化站75個,博物(紀念)館64個,電視人口總覆蓋率和廣播人口覆蓋率均達100%。

教育衛生優質發展

75年來,無錫教育衛生事業和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攜手同行。在校學生數由1949年的25.31萬人增加到2023年的103.18萬人,高等院校學生數更是從1949年的772人增加到2023年的17.34萬人,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3.66%、101.37%、100.81%。75年來,無錫大力建設和發展城鄉衛生機構,着力培養有專業技能的醫療衛生隊伍,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衛生醫療機構從1949年的53個增加到2023年的3437個,衛生技術人員從194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3年的6.99萬人, 2023年無錫各級醫療機構全年完成診療總次數達到2778萬人次。

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75年來,居民收入成倍增長,無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51年的99元提高到2023年的7664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957年的47.7元提高到2023年的44617元。

收入來源更加多樣, 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持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 居民增收途徑更加多元,2023年全體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佔收入比重63.9%,人均經營淨收入佔收入比重10.9%、人均財產淨收入佔收入比重10.5%、人均轉移淨收入佔收入比重14.8%。恩格爾係數從1951年的69.0%降低至2022年的27.6%,城鄉居民實現了從飢寒走向溫飽,從溫飽走向小康,從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歷史跨越。

生活品質不斷升級

75年來,無錫家庭資產積累逐步殷實,許多產品從無到有、從有到精。

1981年城鎮居民每百戶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1臺,2023年達到161臺;2023年城鎮居民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75輛。城市住宅宜人舒適,1949年無錫人均居住面積3.02平方米,2023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自有現住房面積達到44.6平方米; 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始終將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市文化藝術中心、奧體中心、美術館、交響音樂廳相繼開工建設,文體娛樂休閒設施進一步完善。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熱點不斷涌現, 2023年,無錫限額以上消費品市場實現網絡零售額247.93億元,佔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14.8%;2023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21.05萬輛,持續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生態環境保護加強

75年來,無錫市區城市園林綠地面積從1949年的42公頃擴大到2023年的20895公頃,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1957年的5%提高到2023年的44.5%,市區人均佔有公園綠地面積從1962年的1.7平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15.28平方米,無錫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環境綜合治理全面開展,連續兩年投入超百億元實施治太工程,2023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0天以上,太湖首次被生態環境部評爲良好湖泊,無錫水域2007年以來首次全年未發生湖泛,湖心區近年來首次實現年度Ⅲ類水質,美麗無錫風采持續展現。

JIANG SU WU XI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無錫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引領,勇挑重擔、勇立潮頭,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在繼往開來的“時空軸”、復興偉業的“座標系”中奮力奔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中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無錫統計、江蘇統計

編輯:王雪靜

校對:張靜

責編:楊珍

點贊+點亮

分享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