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臘什之戰:葡萄牙帝國的新兵訓練場
公元15-16世紀,大航海時代的開啓塑造出西葡兩大帝國先驅,同時也爲其在對岸的北非製造出對立面。那便是被俗稱爲巴巴里海盜的一系列港口城市集團,幾乎能涵蓋住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大部分地區。雙方既有驚天動地的大規模交鋒,也步伐小打小鬧式的日常侵襲。
其中,發生在1504年的拉臘什之戰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此類衝突堪稱大型會戰的迷你版,也是西葡兩大帝國的新兵訓練場。
摩洛哥的位置 非常適於伏擊大西洋貿易船
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非洲西北角的海岸線與伊比利亞半島常常同氣連枝。無論古代的腓尼基人、羅馬人,還是中世紀的阿拉伯、摩爾等聖戰羣體,都會在直布羅陀海峽兩岸同步行動。直至1492年,隨着格林納達陷落與再征服運動結束,才漸漸呈現出分道揚鑣跡象。但遵循古老傳統的穆斯林城鎮卻不願放棄,繼續以劫掠行爲向命運發起挑戰。特別是在去往美洲或印度的航線開通後,他們更容易捕獲到載有大量財貨的運寶船。
劫掠與奴隸貿易 是許多西北非城市的財政支柱
與此同時,深受海盜之苦的西葡兩國紛紛嘗試武裝自救。尤其是曼努埃爾國王,通常在春季和夏季保持三支巡邏艦隊。其中一支沿着葡萄牙海岸航行,兼顧防禦摩爾人或來自比斯開灣的歐洲同行。第二支在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活動,以預防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來的海盜爲主。第三支艦隊在亞速爾羣島周圍航行,專門保護那些從印度返回的大海船,維持殖民事業所必須的金流來源。若有需要,船長們還能臨時修改命令,進攻那些爲海盜提供庇護的港口城鎮。
海盜的財政影響力 讓他們在北非當地擁有廣泛支持
值得一提是,大航海時代早期的歐洲人口較爲有限,山地居多的伊比利亞半島更是如此。於是,西葡兩國往往會將隔壁的北非視爲訓練場,部署剛剛入伍的新兵蛋子。既不會稀釋遠海艦隊的實力結構,又能較快培養出予以替換的後備兵源。加之摩洛哥方向的敵對港口也規模有限,所以雙方的大部分交鋒都規模較爲有限。
前往拉臘什的葡萄牙艦隊
當年7月,隸屬於直布羅陀海峽艦隊的3艘卡拉維爾帆船,決定主動進攻爲海盜提供庇護的拉臘什城。那裡扣押着4艘剛剛被摩洛哥人俘虜的帆船,還有數量不祥的劫掠船隻停泊。儘管城市本身的規模不大,卻是一個擁有至少1200年曆史的古老港口,有着相當豐富的防禦經驗。城牆與堡壘都配有防禦火炮,能有效覆蓋整個進入內灣的狹窄水道。在機動戰艦的加持下,足以應付幾倍於守軍數量的敵人來襲。爲此,指揮官加西亞還特別借來第四艘船,並對其進行局部強化改裝。
拉臘什城的位置比較有利於防禦方
7月24日黎明,這支小型葡萄牙艦隊抵達拉臘什,幾乎馬上被機警的守衛發現。隨即,整個航道入口處被炮兵火力所屏蔽,威力足夠摧毀任何貿然闖關的小型船隻。然而,進攻者對此早有準備,派那艘經過改裝的卡拉維爾帆船牽制堡壘火力。該船的兩側都被大量用繩索捆綁的羊毛織物捆綁,可以抗住普通火器的彈藥穿擊。巧合的是,正瘋狂輸出的敵軍手中,確實沒有能一擊破壞船體的大口徑武器。這主要是因爲傳統城牆的空間限制,無法承載中遠程火炮的後坐力。平日裡應付中小型船隻尚可,遭遇到大型戰艦或有特殊提升的目標就難以爲繼。如此一來,拉臘什守軍的胡亂射擊就徹底失去效果。葡萄牙人則利用這段窗口期,駕駛剩下的3艘帆船快速衝進內港。
傳統城牆無法承載大型火炮的重量與後坐力
事實上,即便有炮兵封鎖航道,海盜船隻也應該在最狹窄處列隊阻截。然而,戰鬥爆發於凌晨,大部分乘員都在岸上呼呼大睡,更不會料到入口會被如此輕易突破。以至於足足6艘中型槳帆船和2艘小型帆船,都被提前拖上岸停靠,毫無移動或作戰能力。加西亞率領他的部下快速登錄,立即將預想中的海戰轉化爲陸上奔襲。雖然成員大多初出茅廬,但近代早期的伊比利亞社會崇尚武鬥,每個男性都從小就學會使用武器。這讓他們在時間較短的亂鬥中相當勇猛,幾乎不費多少力氣就控制住整個錨地。
巴巴里海盜與葡萄牙士兵的近戰
此後,真正的難題在於如何迅速抽身。葡萄牙人設法將1艘被俘帆船拖入水中,接着是被他們攻佔的7艘海盜戰艦。由於時間緊迫,來不及將餘下船隻一併浮起,只能忍痛將3艘被俘帆船和1艘戰艦全部燒燬。隨後沿原路返回外海,頭也不回的朝着直布羅陀海峽前進。考慮到每艘普通卡拉維爾船的成員不過20-60人,這次行動的含金量無疑成色極高。
1610年 兵臨拉臘什的西班牙艦隊
不過,摧毀一個港口不等於能征服整座城市。拉臘什看着不大,背後卻是衆多潛伏在沙漠地帶的部落。所以,任何佔領者都會面臨經年累月的封鎖與襲擊,又無法獲得在東方世界的鉅額收益。
16世紀的葡萄牙人無法做到,17世紀的西班牙同樣遭遇失敗,哪怕18世紀的法國人亦不能將此地安然納入治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