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公視國際化 參考YouTube

公視將在明年1月1日於網路成立國際英文影音平臺,但卻被公視董事爆料該計劃未經公視董事會審議,恐危害公視製播節目獨立性。(本報資料照)

文化部「委託」公共電視成立國際頻道一事,引發許多討論,有三個面向值得分析。

首先,其實對於公共媒體的管理,世界各先進國家早有共識,就是要維持「一臂之距」。就此而言,政府對公視不是什麼都不能講,而是不宜直接下達命令,以免把公共媒體變成政府媒體。公視是公共媒體,當然應該擺脫來自政治與商業的壓力。民選政府既代表了一定的公共性,同時又是政治中心,具有雙重性。因此最好的方法或許是政府促成公衆討論,讓公視董事會去傾聽來自公共領域的聲音。

其次,如果公視內容可以符合公共領域的期待,同時也能讓世界看見臺灣,何樂而不爲?當然,公共性不等於國際性,更不能變成政府的國際宣傳平臺。

最後,如果想讓世界看見臺灣,除了公共性與國際性,還要兼顧科技性。傳統的衛星頻道,未必符合當代的媒體使用習慣。政府如果有心促成公共媒體的國際化,應該更貼近使用者習慣的最新科技。

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網路影音平臺YouTube,或許提供了一個兼具公共性、國際性與科技性的參考範例。YouTube平臺開放讓所有人都可以上傳內容,幾乎做到人人平等,頗符合公共領域的精神。當然,YouTube本質上仍然是全球化的商業平臺,不會是公共媒體。

現在全世界最盛行的影音平臺就是網路平臺。民進黨政府一直憂心對岸OTT TV平臺來臺,會對民衆產生洗腦效果。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因爲觀看對岸的影視節目而受到影響,臺灣觀看對岸節目已數十年,事實證明沒有什麼洗腦效果。倒是政府如果有心減少民衆觀看對岸的OTT TV,更可以扶持本土OTT TV平臺。臺灣本土的OTT TV平臺不少,公視前幾年也推出OTT平臺「公視+」。在「公視+」的公共媒體基礎上,加強國際化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國際宣傳媒體,包括傳統的短波與衛星頻道都已逐漸式微,至今未見成功普及的新案例。全世界砸大錢經營全球媒體平臺,目前居於領先地位的主要都是商業媒體,天價拍戲,一集上千萬甚至上億。臺灣如果真的可以推出兼具公共性、國際性與科技性的新媒體,當可爲本土媒體產業注入活水,也會受到全世界的高度肯定。

(作者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