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新聞頻道應總量管制——試答NCC五大問
▲ NCC9月18日將召開公聽會,探討「電視新聞頻道申設與營運監理政策」。(圖/資料照)
● 賴祥蔚/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
欣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召開公聽會,探討「電視新聞頻道申設與營運監理政策」。謹提出淺見以拋磚引玉,供大衆與NCC酌參。
NCC這次公聽會提出了非常有意義的五大問:
1. 是否應總量管制?2. 審理新聞頻道基於哪些公共利益?3. 應否趨向相近標準?4. 電視負責人適格性?5. 將頻道變更爲新聞頻道是否應比照申設程序?
在民主國家,所有法律與政策的前提,應該都是爲了解決問題。所以在回答五大問之前,或許可以先問問臺灣的電視新聞頻道存在什麼問題。
電視新聞經常被認爲是臺灣的主要亂象,由來已久。對於前述問題,許多人心中早有答案。
若干新聞頻道的內容品質不佳,存在大量三器(瀏覽器、監視器、行車記錄器)新聞,或者充滿了八卦謠言與政治偏差。思考監理政策,當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如能漸進解決媒體亂象,引導新聞產業向健康的方向發展,NCC主委與委員們實在功德無量。
▲ 賴祥蔚指出,媒體競爭者太多,已陷入惡性循環。(圖/資料照)
首先,總量管制有其必要。臺灣市場有限,競爭者太多,已陷入惡性循環。
日本總務省先前核發行動多媒體執照,就強調經過精算,市場胃納量只能支撐一家業者,所以要求業者自行整並之後再來申請。如此魄力,令人敬佩。
當然,總量管制絕不能等於保障現有業者,必須永遠容許新進者申請頻道執照。爲了汰舊換新,當然就要建立退場機制。
退場機制要兼顧收視率、收視質(觀衆的滿意度)與多元價值,必須要有一套符合社會科學的客觀衡量標準,這樣也能避免政治干預。對於合理家數與客觀機制,相信NCC必能以社會科學方法找出良方。
其次,「公共利益」這個名字很抽象,卻跟「公衆興趣」的英文幾乎一樣,所以美國前FCC主委Fowler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公衆興趣定義了公共利益。」(The public interest w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public's interest.)
公衆興趣的探索,除了以收視率爲指標,收視質也不可缺。
第三,大衆都討厭雙標,NCC對新聞頻道的審查當然要有趨近相同的標準。容我再次強調:建立有社會科學基礎的客觀指標,不只有利於監理,也能擺脫政治干預。
第四、針對電視負責人適格性,重點其實在於負責人會不會影響新聞頻道的專業性。
既然如此,應該要從制度上避免任何違反新聞專業的干預行爲。好人會做壞事,壞人也可能做好事。要幫電視負責人興利除弊,除了仰賴適格性或良心,不如落實在制度上。
最後,如同前述,雙標不受歡迎,現有頻道要變更爲新聞頻道,當然要同一標準。
新聞應該是臺灣的良心,不該淪爲社會亂象。期待9月18日召開的這場公聽會,有助於NCC基於社會科學標準,建立更客觀的監理制度,幫助新聞產業向上提升。
► Her和她 女孩想要的都在這
熱門點閱》
► OTT專法》葉慶元/專法防堵愛奇藝違憲!臺灣連陸劇平臺都怕?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