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實質合作 才能除三害
(圖/本報系資料照)
面對2024總統大選,藍白沒有不合的道理,但是該怎麼合卻陷入困局中。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國民黨對其「民調決定人選」的方案持保留態度後再度出招,明白倡議選後應推動建立「內閣制」的憲政改革,表示若他當選總統,目標就是產生中華民國第一位「內閣總理」。
持平而論,柯的主張對於藍白合,乃至於擴大整合的在野聯盟,不僅具有建立對話基礎並發展成實質合作的重大意義,對於我國朝向權責相符之憲政體制改革,亦可發揮推波助瀾的功效。
細察憲法本文,我國本來就是修正式的內閣制,行政院長是最高行政首長,等同西方內閣制國家的實權總理,總統僅爲虛位元首。然而七次修憲卻將修正式的內閣制改造爲由總統主導的雙重行政首長制,形成「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的怪異現象,這也就是當前總統有恃無恐,行政院長怠職卸責的主因。因此柯提出內閣制的主張符合民主國家責任政治的基本理念。
柯在選前拋出「內閣制」的主張,對於藍白雙方由「堆疊共識」進入「實質合作」,提供了思考途徑與體現方法。國民黨對於柯建議以民調決定誰代表在野聯盟參選一事固然給了一個軟釘子,但國民黨企盼藍白合的意志強度並不亞於民衆黨。朱立倫主席多次強調理念與價值的結合是兩黨選舉合作的前提,而柯提出的「內閣制」憲政改革方案,難道不是攸關國家生存發展的理念與價值?
回到政治現實層面,藍白與其耗費時間斤斤計較總統大位誰正誰副的問題,不如正視臺灣內外環境面臨的重大危機與挑戰,藉由這次選舉合作畢其功於一役,就算不能留名青史,至少也對得起後代子孫。
臺灣目前至少有三害:第一,綠色恐怖與貪腐、引戰之害。全民期待「下架民進黨」實乃飽受折磨後的卑微祈求,藍白豈能不攜手合作爲民除害?第二,權責不符與憲政崩毀之害。我國憲政體制缺陷造就柯口中的「民選皇帝」,此害不除,天下豈能安寧?「內閣制」只有藍白兩黨選前與選後合作才能促成。第三,政黨零和惡鬥之害。臺灣政黨對立的多,合作的少,民進黨爲求永久執政,不惜採取各種方法削弱在野黨,使得臺灣黨爭愈發激烈。倘若藍白可聯手下架民進黨,之後建構穩固的執政聯盟,將創臺灣政黨合作的首例,也可將黨爭之害降至最低。
如果藍白合體誓爲周處,共除三害,這將是臺灣政黨體系與憲政體制的重大正向變革,也將是臺灣民主史無前例的一項輝煌紀錄。然而,政治是一種權力的分配,也是一種妥協的藝術,端看藍白兩黨領導人是不是有智慧來共創歷史了。(作者爲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院教授兼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