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詞典裡不應有“差生”

在某些教師心目中,“差生”這個概念長期存在,但這往往是他們推卸責任的藉口、工作失職的擋箭牌。教師的詞典裡不應有“差生”,因爲這個詞並不會改善這些學生的狀態,反而會使他們失去自信,甚至放棄努力。相反,我們應該一視同仁,用更積極、更鼓勵的方式來描述他們。

首先,我們要明白“差生”這個詞的含義。它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學習成績不好、表現不佳的學生。然而,學習成績並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不能僅僅根據學習成績來評價一個人的“好”與“差”。事實上,很多所謂的“差生”在其他方面有着出人意料的才能。比如有的學生擅長藝術、體育,有的學生善於交際、組織活動。這些才能在教育中容易被忽視,但它們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同樣重要。

其次,使用“差生”這個詞會讓學生產生負面的自我認知。當一個學生被貼上“差生”標籤時,他可能會認爲自己確實不如別人。這種自我否定的情緒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動力,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相反,如果我們用更積極的方式來描述他們,比如“他只是需要更多努力、更適合的方法”,他們會更願意接受建議,並努力提高自己。

此外,將學生稱爲“差生”還可能導致教師對他們的不公平對待。教師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忽略那些被貼上“差生”標籤的學生的需求,給予他們較少的關注和支持。這種做法不僅不利於這些學生的個人成長,還不利於教育公平。因此,教師應該摒棄“差生”這個詞。

那麼,作爲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描述那些學習成績不好、表現不佳的學生呢?這裡有幾個建議:

一是強調他們的努力。很多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並不是因爲學生不聰明或者不努力,而是因爲他們在某個領域需要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我們可以表揚他們在其他領域的成就,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二是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進度都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根據他們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是建立自信心。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活動,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我們還應該教育他們正確面對失敗,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不斷進步。

四是與家長密切合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我們應該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係,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充分發揮家校合力,爲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共同爲他們的未來努力。

總之,教師的詞典裡不能有“差生”這個詞。我們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尊重他們的個性與差異,給予他們平等的關愛和支持,給足學生成長的時間和空間,相信他們總有閃光的時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作者系山東省臨沂第三十六中學副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13日 第04版

作者:張元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