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靠節儉買房年輕人不行? 他揭盲點:規則早就不一樣

▲高不可攀的房價,令許多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圖/記者一中攝)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許多人一定聽過,上一代的長輩有類似批評,認爲年輕人花大錢享受、浪費錢買iphone,不像他們刻苦耐勞可以房子。但真相是如此嗎?就有網友提出分析,指現今的臺灣早和過去不同,圍棋、黑白棋五子棋都是黑子白子,但屬於不同的遊戲

鄉民chenglap在PTT發文,以下棋爲喻,指圍棋、黑白棋、五子棋都有黑子和白子,棋盤都是四方格,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遊戲,這一般人容易分清楚,但套用經濟上,人類就不容易察覺了。他指,經濟上用的棋子相同,都叫「錢」,但遊戲規則不斷變化,現在和30年前相比,早就是完全不同的一套;但有些上一輩,卻以爲都是拿錢在玩遊戲,沒發現遊戲早就不同,卻指責年輕人玩得不好。

▲臺灣社會歷經3、40年的轉變,環境早已大不同。(圖/記者李鍾泉攝)

他說,3、40年前的臺灣,那時的存款和定存利息,10%、12%的數字,以現在看根本不可思議,當時銀行投資製造業利潤相當高,他們需要民衆存款來投資電子玩具等製造業,或貸款給相關產業,很快就能賺回來支付利息,「這是一個高利息、投資回報高、勞工薪水不斷增加三贏的遊戲。」不過當時電腦電子產品非常昂貴,軟體也賣高價,那時代若買電子產品,等於少了大筆可以儲蓄、投資的錢,「只要這些錢不消費,很合理地令你可以買房子。」

他繼續分析,到了現代環境大不同,存款不再有這種利息,而電子產品便宜到人人都能擁有,社會上缺乏實業的投資標的,把錢放銀行也不會變實業,不會刺激勞工薪水上漲,反而會因沒有消費導致實業蕭條,刺激保險證券、直銷等金融投資市場。他認爲,現在錢失去了投資和儲蓄的用途,儘管省吃儉用,也不會流回成爲薪金,「他只會一方面貶值,並間接使臺灣的資產價格不斷的上升。」

他最後提到,「錢」和棋子一樣沒有絕對的價值,端看相對環境與規則的價值;薪水高低看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能換回什麼。要的若是電子產品,現代人比以前富有,要的是房子,現代人則比以前貧窮。不過許多上一輩,腦中只記得過去的規則,留下電子產品奢侈的印象,也記着儲錢讓他們買到房子,卻沒發現環境不同了,「他們赤裸裸地拿他們的經驗,教你玩現在的遊戲,用五子棋的勝利經驗教你玩圍棋,而聲稱五子棋和圍棋都是沒分別的。」

▼上一輩的經驗,對新一代年輕人來說可能不再適用。(圖/記者季相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