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A Ⅲ期中國數據發佈 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牀獲益與全球一致

9月13日-17日於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2024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期間,阿斯利康的泰瑞沙(通用名:奧希替尼)繼在2024美國臨牀腫瘤學會公佈LAURA III期臨牀的主要研究終點無進展生存期(PFS)後,發佈了該研究中國隊列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胸部腫瘤科主任董曉榮教授作爲中國臨牀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之一(PI),以壁報形式展示了這一成果:與根治性放化療後接受安慰劑相比,奧希替尼治療EGFR突變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中國患者的臨牀獲益與安全性和全球患者一致。

在全球216例隨機受試者中,有40例(19%)爲中國人(其中奧希替尼組27例,安慰劑組13例)。經盲態獨立審查中心評估的結果顯示,接受奧希替尼治療組12個月和24個月的PFS率分別爲80%、71%,而安慰劑組僅爲17%和8%,目前OS數據尚未成熟,支持EGFR突變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根治性放化療後使用奧希替尼維持治療有望成爲全球患者以及中國患者的新標準治療方案。

EGFR是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驅動基因之一。數據顯示,我國肺癌患者的EGFR突變率在50%左右,遠高於歐美地區。據統計,我國大約有30%-40%的患者初診時爲III期,其中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佔大多數,病程最爲嚴峻。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治療策略是“同步放化療+免疫鞏固治療”,但總體5年生存率仍不足兩成,療效不佳,仍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而LARUA研究將填補這一領域治療空白,使得中國這類肺癌患者生機再現。

董曉榮教授表示:“非常榮幸該研究的中國區入組數量最多、成爲全球第二的臨牀研究中心,中國隊列數據的發佈意味着中國經驗在全球臨牀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助力開啓中國乃至全球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療時代。未來,我們期待中國創新繼續在全球創新中貢獻力量,也衷心地期待LAURA早日在中國獲批,讓更多患者獲益於醫學創新帶來的突破性成果。”

在當今全球合作開展創新藥物研發的背景下,隨着中國藥物研發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創新技術、模式、專家和經驗正成爲推動全球腫瘤診療變革的關鍵力量。在此過程中,跨國藥企同樣起到了橋樑作用,此次LAURA III期研究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證之一,該研究聚焦中國特色高發癌種、讓中國研發引領全球研發進程、以中國臨牀數據賦能全球研發管線,通過打造中西合璧創新,爲中國醫療行業的全球化發展注入可續動力。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