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了…但財根本不認識我? 「三點」檢視自己是否正視錢很重要這件事

理財示意圖。來源/ingimage

Hi 我是安娜媽咪,你是否常常會說,「我要是有錢就好了!」、「這筆錢好像可以省下來做別的事情」、「我要是有錢就可以不用在工作了」、「反正也存不到錢,想花就花吧!」等等的這些圍繞着有錢、沒錢的話語,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三個觀點,可以反思看看,有可能其實自己沒有很想要有錢,所以少了對理財、檢視自己金錢流動的規劃與紀錄。

你開始理財了嗎?

先講講我自己好了!我以前是一個月光族,生了第一個孩子後,還是一個月光族,戶頭有錢就花,帳單來了就繳,直到第二個孩子出生後,我連當月光族的資格都沒有,有時候帳單來,戶頭竟然會沒錢繳!就在這時候,我才逼迫開啓自己的理財路。

有句老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還真有它的道理!開始正視到「理財」這件事情後,我開始從退休目標來回推自己每個月應該要存下多少錢,然後開始做功課應該用什麼方式來理財,接着學習到「複利」這件事情,透過幾個月的摸索後,我纔開始規劃出自己每個月要存多少錢,存30年後,可以有怎樣的被動收入來支撐我的退休生活。如果你還沒開始理財或是還沒有動力開始,可以先想想自己退休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需要多少生活費,然後算出自己應該每個月要存多少錢,相信你會找到理財的意義。

你有記帳嗎?

有了上述的存錢目標後,你會發現,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大大小小,你忘記算到的開銷,像是保險費、水電費、所得稅、車子保養費、突如其來的紅白包、罰單、突然的購物慾望等等,這些花費會讓開始理財的你受挫,發現原來你根本存不了這麼多錢,這時候,就需要記帳了(Every dollar count!)。

透過完整記帳一整年,你可以知道自己真正的實際收入以及所有大大小小的花費,進而知道自己實際可以存下來的錢,或者,透過記帳抓出自己不需要的花費,進而達到自己的存錢目標(一定要存到的錢,不然退休後生活品質會不好!)。

如果檢視後自己的開銷,把可以省的省下來後,還是達不到自己的存錢目標,可以再看看自己的保單,是否有不需要的保單可以解約或是減額繳清;也可以將自己不需要用到的二手衣物、物品拿去蝦皮等通路變現;也可以先苦後樂的,剋制自己的慾望,將錢其投入會帶來被動收入的標的(高股息ETF等),增加自己未來的收入,再來,若你還有想要進步的動力,就是想辦法增加自己的能力,來提高收入!

你是否清楚自己擁有多少資產與負債?

當你開始努力累積自己財富與清楚自己的開銷、收入後,你需要養成每一年記錄自己資產與負債的好習慣,正向表列出自己名下的資產(車子、房子、現金、股票、基金、保險等實際價值)跟負債(卡債、房貸、增貸、信貸等),檢視自己距離自己的退休目標有多遠,也同時給自己鼓勵,自己經過一年後,增加的資產與減少的負債。

透過這些思考,你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財務狀況,也會更有動力朝自己的存錢目標前進,同時滾動式的調整自己的存錢目標(每年新增的花費不同、收入也會不同)。這些好習慣的養成,不容易,一起努力吧!讓我們一起更愛錢!

以上跟大家分享,歡迎理性討論!

◎本文授權已獲 安娜媽咪的育兒理財路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