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積電 第一季每股淨損收斂

圖/本報資料照片

力積電近五季獲利概況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第一季稅後虧損10.9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26元,總經理朱憲國表示,公司第一季虧損較上季減少約27%,主要由於產能利用率提升至約73%,加上第一季協助印度塔塔集團的建廠案,入帳授權金約新臺幣16億元。

朱憲國也表示,力積電直接輸美產品比重低至萬分之五,幾乎沒有影響,目前仍有急單涌入,若排除關稅影響,預期第二季營運有機會延續首季動能,不過,美國關稅仍是最大影響變數。

力積電22日舉行法說會,第一季營收111.16億元,年增2.7%,單季稅後淨損10.97億元,較去年第四季虧損15.01億元收斂,首季每股稅後虧損0.26元。

朱憲國表示,第一季產能利用率攀升至73%,再加上產品組合優化,毛損率有所改善,此外,協助印度塔塔集團建廠的技轉授權金和服務費共新臺幣16.8億元也在第一季入帳,業外收益增加也有助於虧損縮減。

朱憲國也強調,今年第一季8吋及12吋邏輯代工產線首季均有急單挹注,主要由於兩岸客戶因關稅不確定性提前投片,再加上中國大陸補貼政策刺激消費,使首季邏輯產品線急單特別明顯,即使是面板驅動晶片(DDIC)客戶也有積極投片量。

對於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朱憲國表示,力積電產品直接出貨到美國的僅有萬分之五,因此,營運上幾乎不受美國關稅影響,不過,因關稅不確定性,客戶投片有增有減,使得能見度變短,目前看6月能見度就比較差。若排除關稅影響,第二季應可延續第一季的動能。

以第一季客戶地區別營運比重分佈,相對去年第四季的變化來看,臺灣自57%降至53%、亞洲自25%降至23%,歐美自18%升至24%,發言人譚仲民說明,公司出貨歐美的比重明顯提升,主要因有歐美新客戶加入,預期歐美營運比重提升的趨勢及成長動能將加速,第二、三季歐美佔比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