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旼快評》怪DNR 家屬情何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一席約20%死亡個案有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其實救得回來」的話,引發輿論反彈。(圖/中時資料庫

指揮中心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在疫情期間的死亡個案中,近2成有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是造成死亡數多的原因之一,若插管急救或可救回。

張召集人這句話或許是事實,但不覺中傷了多少家屬醫護人員的心。爲自己、爲家屬簽下DNR是多痛苦、多煎熬的決定,若是一般慢性病也就罷了,但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或是注射過疫苗引發病情急速惡化,不得不放棄心肺復甦救治,已讓家人難以接受。如今又把罪過安在家屬頭上,叫死者家屬情何以堪

張召集人說得輕鬆,說是原本可以救回,但礙於家屬的拒絕不得不放棄。說這話的目的只是想減少帳面上死亡的數字,還是想推卸醫治能力責任呢?是不是這樣?

疫情期間,大家對於諮詢小組的專業和努力都十分感佩,張召集人的專業更是沒話說,但這樣的心態以及講話邏輯值得商榷。簽署DNR只是不願意家人承受插管及電擊的痛苦,不得不做的決定。試想,若能救,誰不想救?能活,誰不想活?相信醫護人員也是人同此心,不會放棄任何救治的機會。這句話卻無端傷了家屬和醫護兩方面的心。

根究柢,如果疫苗夠,而且施打後鮮少發生猝死問題,甚至承擔起責任,好好檢視猝死實情,就不會有這些話語。請指揮中心趕緊爲老百姓爭取更多的疫苗,以及找出施打疫苗後猝死的原因,這纔是重點,而不是爲了掩飾太平,在辛苦的醫護人員和悲傷的死者家屬傷口鹽巴

※以上言論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