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賴清德擅自擴權,更印證他應赴立院報告
賴清德決定在總統府內設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以及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等三個委員會,由他擔任召集人。記者許正宏/攝影
賴清德就任滿月一事無成,竟進而宣佈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防衛韌性」和「健康臺灣」等三大委員會。此舉,不僅疊牀架屋,更是總統擴權侵犯行政院權責。賴總統宣稱,成立這些委員會的目的,是爲「全方位的社會對話」,並「讓臺灣的策略,成爲世界的解方」。事實上,三大委員會非但難以成爲解方,更會製造施政混亂,其結局已可預見。
總統府能否成立「任務編組」的單位,外界一直有不同看法。馬英九時期,曾提案修《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賦予總統此一權限,因民進黨強力杯葛而作罷。荒謬的是,蔡英文任內,總統府卻設立了年改、司改、新南向、原住民歷史、及轉型正義等多個委員會及辦公室。民進黨對這種無法源的擴權,反樂在其中。
這次賴總統設立的三大委員會,與過去李登輝至蔡英文時期成立的府任務編組,在定位上有着明顯不同。過去總統府成立類似單位,一則或具有憲政性質、或涉及跨部會業務,如李登輝任內的「國統會」或陳水扁任內的「人權諮詢委員會」;二則或具有明確的政策目的及設立期限,如馬英九時代的「資安委員會」,蔡英文時期的司改、年改委員會等。
但賴清德的三大委員會,「國家氣候變遷」與「健康臺灣」的政策明確性不足,其實應屬行政院職權。賴清德藉委員會的運作,可以概括方式包山包海地介入行政權的行使。至於「防衛韌性」委員會,則是總統國安權力的一部分,和國安會、國安局角色重疊,根本是疊牀架屋。
此外,過去除國統會主委由總統兼任,其餘委員會都由副總統召集。這次賴總統不僅自兼三大委員會召集人,並指派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政委陳時中等人任副召集人,等於以「任務編組」方式將行政院置於自己指揮之下。賴總統如此作法,是否意味他對卓榮泰內閣的不信任?賴總統不去補強府院黨的協調溝通,卻藉此直接收繳行政權,便是把總統擴權發揮到極致。
三個委員會雖「每季開會一次」,但這些副召集人不是內閣閣員就是賴清德親信;如此一來,行政院運作要聽誰的?事實上,「與社會對話」本來就是政府該做的事,如今卻假手三委員會來做,難道行政院都不必傾聽民意?再說,目前府院對社會輿情已置若罔聞,如今再用三委員會阻隔,賴政府的社會溝通只會更不順暢。再如,陳時中以政委兼任「健康臺灣」委員會副召集人,未來衛福部相關政策是陳時中或衛福部長邱泰源說了算?若有歧見,賴總統要站在哪一方?
目前賴總統最大的問題,是不肯謙卑面對雙少數政府的現實,不肯誠實面對供電跳電的危機,卻採取對抗策略擴大紛亂。成立三大委員會,只會稀釋社會共識,加深行政機制運作的紊亂與權責不明,卻無助社會對話或解決問題。賴清德這種任意擴權的作法,其實更印證「國會改革法案」之必要。原因是,目前的總統幾已淪爲「有權無責」的狀態,既不受任何機構監督制衡,還能擅自侵奪行政院職權。如果總統連赴立法院作國情報告都不必要,如果也能不就立委的提問作答;那麼對一個濫權又不顧國家安危的總統,人民難道只能對他束手無策?
當民進黨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指責「國會擴權」時,它其實在顛倒黑白;這次賴清德成立三大委員會直接把手伸入行政權,這纔是真正的擴權。在野黨不妨就此聲請釋憲,並刪除三大委員會相關預算,以免體制崩壞而權責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