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善意之窗小而不易,民進黨也該換臺詞了
大陸文旅部28日宣佈,將率先開放福建民衆到馬祖旅遊,引起旅遊業者高度關注。圖爲參加旅行團的旅客於桃機集合準備出團。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文旅部宣佈開放福建民衆赴馬祖旅遊,並將在平潭與臺灣海上客運航線恢復後,推動福建民衆組團赴臺灣旅遊。大陸海關總署同日宣佈,將同意符合其檢疫要求的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往大陸。這些措施,選在國民黨立委訪問北京之際發佈,明顯是在釋放善意。儘管陸方開放幅度微不足道,但在五二○前夕作此表態,當然是希望賴清德在兩岸關係上能放緩調子,作出善意回應。
對於陸方宣佈開放福建民衆赴馬祖旅遊,陸委會第一時間的說法是:「不符合對等開放原則」。這是陸委會一向的制式反應,以「對等」爲由扼殺了所有交流機會。的確,就「對等」而論,臺灣開放民衆組團赴陸觀光,大陸也應開放民衆組團來臺,才稱得上對等。但以兩岸人口的偌大差距,開放觀光其實難以實際對等,僅福建一省人口即近四千萬人,爲臺灣一•七倍;若大陸開放所有民衆來臺,臺灣吃得消嗎?
相對的,馬祖人口僅一萬多人,大陸開放福建民衆赴馬祖旅遊,對臺灣而言雖不痛不癢,對馬祖在地經濟卻有極大助益。這點,政府不能不爲馬祖設想。大陸文旅部更提到「平潭與臺灣海上客運」航線的恢復,作爲下一步推動閩省民衆組團來臺的條件。可見,北京對恢復兩岸觀光有其步驟,將視我方反應循序漸進。
這些步驟看似進展微小,但在兩岸觀光交流因疫情中斷四年之後,卻是打開彼此政治樊籬的重要一步,也是化解兩岸戰爭兇險的關鍵選擇,民進黨政府務必要謹慎迴應。過去四年,由於國際局勢變化,除美中較勁激烈,加上俄烏戰爭、以哈戰爭因素影響,兩岸關係變得愈發緊繃。近兩年,臺灣甚至被國際社會視爲「烏克蘭第二」,認爲兵兇戰危,戰禍隨時可能臨頭。爲此,我國還延長義務役期限爲一年,讓年輕世代陷入不可測的未來。因此,如果兩岸能恢復觀光交流,無論規模多麼微不足道,都是開啓一扇善意之窗,爲和平鋪路。
事實上,過去八年蔡政府不斷關閉兩岸對話管道,導致近年許多兩岸農漁糾紛、犯罪詐欺、乃至政治關押事件無法處理。其間,陸委會的發言始終充滿挑釁叫罵,海基會無所事事,外交部則頻頻丟失邦交國,這些均非一個積極有爲政府的正常表現。試想,對付任何狀況,陸委會的劇本都只有一句「不符對等原則」的臺詞,它能爲人民解決什麼問題?它的存在價值又是什麼呢?
正逢我方政權交接的空窗期,陸方近期的諸多作爲,其實主要是針對準總統賴清德而來,希望他能準確掌握相關訊息降溫。賴政府的國安團隊基本上沿用的是蔡總統的國安班底,如此「蔡規賴隨」,被解讀爲是維持穩健、避免暴衝的安全路線。但我們也要提醒賴清德:當情勢正在朝正向變化,蔡英文舊國安團隊的思維也許會跟不上;這時,他應有更開創性的作法打開局面,不必再被舊思維羈絆。
四月中「馬習二會」時,習近平說出「希望大陸民衆多去寶島看看」,即預示了兩岸觀光交流可望恢復。這次藍軍立委組團訪陸,陸方更順勢放出具體措施。儘管目前僅先開放福建民衆前往馬祖,下一步將開放福建民衆來臺灣;其後,可能是更廣泛的專業人士交流。這些,我方當然都得考慮我們本身的旅遊接待能量。
民進黨政府更別忘了,正因爲有在野黨居間穿梭,才能使兩岸原本封死的對話管道重新透氣。民進黨必須拋棄一成不變的否拒臺詞,仔細思考「民之所欲」,浪費善意之窗即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