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勞力 勞陣認難救缺工

臺南市柳營區農會透過「農業外勞外展」計劃,聘僱外籍移工,以協助酪農解決缺工問題。(柳營區農會提供/張毓翎臺南傳真)

經濟部最近在跨國勞動力政策諮詢小組提案,純特登工廠獲准開放聘用移工,勞團直言,僱主就是希望用廉價勞動力降低其勞動成本,以獲取更高利益,廉價勞動力不僅傷害移工,也使本國勞工受害。

依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統計,截至8月份止,全國已申請納管的既有未登記工廠約3.3萬餘家,經各地方政府審查符合納管資格者有2萬5753家,已提送工廠改善計劃則有2.9萬多家,有7629家經地方政府審查覈定。

長期關注農地工廠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賴沛蓮說,農地工廠申請納管後還要提出工廠改善計劃書,並在2030年前依計劃書完成改善,才能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且要在2040年前變更地目成爲一般工廠。

她指出,違章工廠往往是鐵皮違建、廠住合一,甚至部分違章工廠未有合格消防設備,如果開放移工後,往往會要求住在工廠樓上或貨櫃屋等不安全的形式,令人捏把冷汗。

「僱主就是想要節省勞動成本」,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直言,勞動市場面臨缺工的時候,應先調漲薪水因應,但臺灣的僱主卻只想到開放移工來降低成本,「把移工當免洗筷」,對移工不盡公平,也影響本勞權益,「移民政策及加薪纔是缺工解方」。

臺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許惟棟說,不反對跨國勞動力,反對的是僱主只想用廉價方式聘用移工,不只減損移工權益也影響本國勞工,事業單位應思考提升臺灣勞動條件,才能讓勞動市場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