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牌助攻侯康

(圖/本報系資料照)

最近幾份民調都給國民黨傳出了警訊,美麗島電子報的數據顯示,賴蕭配的領先優勢進一步增加,以40.1%支持度領先於侯康配的31.6%,柯盈配則維持14.8%;ETtoday民調也顯示,賴蕭配以39%領先侯康配的33.8%,賴蕭配的支持度較上一次的37.4%提升1.6%,而侯康配支持度則比上次下降2.5%,柯盈配的支持度也有所下滑,從19.6%下降到18.1%。

這兩組數據大致可以證明,選民已經逐步恢復理性,各自陣營也開始重新站隊,而藍白合破局給國民黨和民衆黨帶來的巨大聲量,現在也已經迴歸平淡,特別擅於製造話題的趙少康和柯陣營,固然可以依靠故作驚人之語來繼續提升能見度,但看起來並不能轉化成支持度。

這或許也跟當下的社會氛圍有關係,前段時間中美關係劍拔弩張,國際局勢也風雲變幻,任誰都會有種不安全感,但是隨着中美高峰對話的成局,中美關係大有企穩向好的態勢,雖然從大格局上看並不會扭轉原來的趨勢,但終究可以緩和一下緊張氛圍。如今中國大陸也在進一步放寬對外開放空間,這也讓一度擔憂兩岸前景的臺灣社會看到希望。

人總是健忘的,當緊張氛圍有所舒緩的時候,人們就會對戰爭與和平的關注有所減少,在這種情形之下,國民黨如果繼續猛打賴清德引戰的可能性,可能就只會事倍功半。

事實上,臺灣社會對戰爭的擔心,本也不全是來源於民進黨候選人的政治主張。經過多年的選舉薰陶,臺灣選民也知道政客的立場本就飄忽不定,嘴上說一套實際上執政後也不見得真敢幹,賴清德在兩岸議題上的言論調門早已調低,臺灣社會對此當然見怪不怪。

換言之,臺灣社會並不會真的認爲哪一個政黨或者候選人當選會帶來戰爭的惡果,因爲戰爭與否的決定權並不在臺灣人手中,而且也沒有哪個政黨或者候選人真的敢逾越雷池,他們最多擔憂的是,這個選上來的總統有沒有應對中美對抗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看,賴蕭配就算真的是「獨上加獨」,他們也很難真的採取什麼實際行動,國民黨的批判言論如果沒有具體的施力點,就很容易變成「狼來了」的故事,而恰好趙少康又是多年以來製造這個故事的人,反而給了綠營側翼揶揄乃至反擊的機會。

既然戰爭議題稍微有所舒緩,那麼臺灣社會更關心的民生經濟議題就顯得更爲重要,其實兩岸問題也同樣適用這一變化,臺灣社會接下來可能會更關注兩岸關係能否恢復往日的繁榮,以及一個老問題,能否給臺灣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議題其實依然是國民黨人的優勢,從負面議題轉換成謀取發展利益的正面議題,應該成爲國民黨後續更應該慎重思考的方向,可以確認的是,沒有多少臺灣人會相信賴清德能在兩岸關係上給臺灣社會帶來發展機遇。

現在國民黨所要做的就是,能否說服選民相信,他們的上臺執政不僅會帶來兩岸和平,更重要的是能帶來更多機會以及更高的收入,那麼臺灣選民當然會理智的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