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六旬婦心房震顫險送命 靠「3D導管定位電燒」大改善

黃鼎鈞醫師提供

臺南一名六旬老婦,去年開始走路會喘、半夜也因爲呼吸不順暢而睡不好。然而,多年來並無心臟疾病史,因此在家人陪同下赴醫院就診,檢查後確定爲心房震顫,只剩 30% 心臟功能。經過心臟科醫療團隊建議下,接受電燒治療至今一年,不僅生活品質獲得改善,後來持續追蹤觀察,也獲得良好的控制。

心臟科主治醫師黃鼎鈞表示,心臟必須藉由心肌細胞的「電氣」使其規律地收縮與舒張,若連接左心房的肺靜脈基部發生異常放電,或心房內有過多的雜質而致使電流亂竄,會造成心臟跳動過快,稱爲「心房震顫」,久而久之會心臟擴大甚至引發心臟衰竭,嚴重可能導致死亡。若平時出現心悸、喘、胸悶、疲倦或頭暈等症狀,應就診諮詢醫療專業建議。

目前對於心房震顫有「藥物」與「手術」兩種治療選擇。黃鼎鈞醫師表示,建議患者先選擇服藥治療來控制病情。然而,並非所有病患皆能忍受像是頭暈、視線模糊、腸胃不適或其他器官損傷等副作用。另外,持續性與永久性心房震顫的病患,若考慮電燒手術治療,相較倚靠藥物治療僅有三至五成的機率維持正常心跳,成功率可高達五至七成;陣髮型患者維持正常心跳的機會也提高至八成。

黃鼎鈞醫師認爲,目前電燒手術比以往更進步,新型「3D 高階解析度球型導管定位電燒」,在操刀過程中,能更全面掌握電氣分佈使其構圖更清晰完整,讓醫師對心房位置有更清晰的概念,提高醫師在手術過程中的精準程度。

黃鼎鈞醫師補充,「心房震顫」發生原因與老化和生活習慣有關,保養之道與保養心血管疾病類似;少抽菸喝酒、減少高糖分與油脂的攝取,以降低毒害心肌細胞的發生。另外,心臟跳動也與神經系統緊緊相關,因此也要避免過度神經緊繃的生活與工作壓力。

黃鼎鈞醫師

曾任:臺北榮總電生理研究員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主治醫師

成大醫院心臟內科總醫師及研究員

成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現職:成大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

專長:心律不整,傳統及高階複雜心律不整電燒治療,心臟節律器、體內去顫器、心臟再同步治療置放手術,心導管介入治療,洗腎廔管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