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政策解碼 | 創新積分制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

創新積分信用貸款模式使得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精準性進一步提高,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創新沃土

文 | 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

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進步等方面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科技型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科技創新成本高、週期長、風險大,金融機構“看不懂”“不敢貸”“不願投”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窄,融資難、融資貴現象仍然突出。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

爲有效破解科技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題,科技部設計推出一套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創新積分制,通過客觀的指標數據對科技型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行精準畫像,讓企業創新數據轉化爲金融投資機構看得懂的“財務數據”。銀行利用企業創新積分評價結果作爲信貸風控模型的補充,將企業創新能力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授信額度,打通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最後一公里”。

精準評價企業創新能力

創新積分制以企業創新能力量化評價爲抓手,建立科技和金融融通互信的橋樑,通過對企業創新投入、創新產出、成長性等方面進行全面測評,可以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行精準評價,並給出企業創新積分,有效識別和發現創新能力強、成長潛力大的科技型企業,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優秀企業集聚。

科學設計創新積分指標體系。科技部深入分析國內外評價報告,在充分參考借鑑國際和國內創新評價實踐基礎上,遵循價值發現性、可獲取性、可比較性、可量化性和可解釋性的指標構建原則,形成了一套重點突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重視成長經營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在指標權重設置上,以突出對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注重對企業成長經營能力考察爲導向,並按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特徵,確定了初創期、成長期、穩定期各級指標的不同權重賦值。

推進創新積分制工作標準化、規範化實施。2020年創新積分制在13個國家高新區率先開展試點工作,截至2023年底,實施創新積分制的試點高新區已達133家,其中包括101家國家高新區和32家省級高新區,覆蓋全國25個省份,積分企業已超過10萬家。2022年,科技部印發《“企業創新積分制”工作指引》,主動服務和指導試點工作有序開展。

打通政務數據渠道,實現“零填報”。各試點高新區、地方科技管理部門主動打通現有政務數據平臺,協調地方科技、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政務系統中直接抓取現有企業數據資源,努力做到企業“零填報”,在保證數據真實度、認可度、權威性的同時,也減輕了企業參與試點的工作負擔。如湖北省多部門推動金融數據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搭建的“智慧大腦”平臺,打通科技、工信、人社、生態、市場、稅務、金融等13個部門法定數據渠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動態抓取、加密存儲和積分計算,免去企業數據填報和人工計算負擔,目前平臺已彙集全省28119家科創企業的指標數據,實現創新積分評價結果互享互用。

與資本精準對接

創新積分制社會影響力逐步增強,已成爲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金融工具,得到了地方政府、社會機構的認可。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的通知》明確,要依託創新積分制從初創期和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中篩選的備選企業納入融資擔保計劃支持範圍,支持銀行開發適合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的創新積分制相關融資等產品;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指出,要高質量發展企業創新積分貸業務,擴大創新積分制評價範圍至全部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建立省級創新積分數據庫,在全國範圍推廣創新積分制,支持各地開展各具特色的科技金融創新實踐等。

科技部與國家開發銀行等十餘家銀行建立了“總對總”合作機制,設立推出了創新積分貸專項金融產品,根據創新積分直接對科技企業進行無抵押信用貸款。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銀行機構主動與積分試點地區合作。據統計,2022—2023年銀行機構爲積分企業對接信貸金額超2000億元,大大提升了企業享受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便利度。與中國銀行總行合作開發的創新積分貸,2023年已發放600億元專項額度。

湖北省、山東省、河北省、江西省等均在省政府層面發文推廣企業創新積分制,在全省進行創新積分制的推廣和應用。以湖北省爲例,湖北省依託科技部發布的創新積分制,2022年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等多部門印發《湖北省企業創新積分制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企業創新積分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分模型,結合湖北省特色優勢產業特點,設計了政策導向、創新能力、發展前景、技術成熟度和加分項5個維度、27個評價指標。金融機構通過政府創新積分指標數據庫和銀行發放貸款數據庫的比對擬合,確定指標權重、評分計算標準等模型參數,根據企業所處的生命週期階段實施分組打分,評價等級分爲重點支持、優先支持、鼓勵支持、審慎支持四類,確保最大程度地篩選出優質初創期企業。參與合作的銀行可以獲取創新積分評價數據,並根據實際調整評分模型,使創新積分“敢用、能用、好用”。如中國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設計科創中小企業打分卡,設置行業、定性和風險三個調整係數,系統根據“白名單”自動匹配測算單戶授信額度,實現批量授信。截至2023年底,湖北省創新積分信用貸款模式參與銀行由最初試點的3家拓展到了15家,參與銀行運用創新積分發放貸款近300億元,其中信用貸款30億元,覆蓋3000多家科技型企業。創新積分信用貸款模式使得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精準性進一步提高,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創新沃土。

將創新積分制推向全國

爲進一步提高創新積分制工作水平和規範性,以更好地服務各地方創新積分制的實踐應用。2024年8月,科技部在試點實踐的基礎上,印發了《創新積分制工作指引(全國試行版)》(下稱“指引”),明確指導原則、核心指標、結果應用等關鍵要素,爲全國範圍內的創新積分制實施提供統一指導和規範。

在堅持統一評價模型的基礎上,鼓勵各地方充分考慮地方特色和實際需求,靈活制定具體方案,細化評價標準,完善評價權重,確保創新積分制在地方層面得到有效實施。

科學、客觀的創新積分評價指標及權重是確保積分制實施成效的關鍵與核心內容之一。根據“指引”,創新積分核心指標共涵蓋3類一級指標共計18個二級指標。第一類是技術創新指標,包括研發費用金額、研發費用增速、企業技術合同成交額等7個指標;第二類是成長經營指標,包括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淨資產利潤率等6個指標;第三類是輔助指標,包括吸納應屆畢業生人數、獲得風險投資金額等5個指標。

同時“指引”鼓勵各地方結合地方實際,主動銜接當地支持企業創新的財政、人才、住房、土地等政策,以科技創新再貸款、創新積分貸等實施成效爲基礎,深化積分制應用場景,積極對接商業銀行、政策性金融機構、投資機構、資本市場等,對創新積分企業主動增信支持,增強企業獲得感。

下一步,科技部還將組織開展對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深入調研,選擇一批重點區域和企業羣體進行長期跟蹤、監測,通過調研持續優化創新積分評價指標,進一步提升評價的精準性。同時,會同有關金融機構和地方積極拓展創新積分制應用場景,發展積分貸、積分投、積分保、積分融系列產品,爲推動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