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區:綠色建築“碳”尋城市發展新機遇

目前,臨港區城鎮新建民用建築中綠色建築佔比已達到100%;今年1至8月,全區新增3.91萬平方米綠色建築……臨港區建築業發展正瞄準綠色低碳、智能建造、裝配式施工、信息化管理邁進。

近日,記者接連探訪臨港區智慧天地中心項目和威海利東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的綠色建築發現,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應用,正讓公共空間變得更舒適。

作爲一棟即將交付的超低能耗建築,臨港區智慧天地中心項目的C3號樓在設計之初,外立面的所有遮陽角度都根據威海當地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陽高度角進行了計算,在保證採光滿足國標要求的情況下,做到了遮陽率最高。

現在看到的這個建築,外牆保溫厚度達到25公分,是傳統建築的三倍多,施工中還採用斷熱橋錨栓,減少熱損失。;中材綠建超低能耗建築專項項目負責人楊延文介紹,不僅如此,建築樓體所用玻璃均爲三玻兩腔的中空玻璃結構,中間填充惰性氣體,使得導熱係數更低、保溫性能出色、隔熱效果極佳;在傳統新風系統基礎上,增加熱回收功能,進入室內的空氣,其中80%的熱量都會流入熱回收系統中,承擔部分空調新風負荷,在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建築能耗。

僅C3號樓這一棟建築每年可節約用電376000千瓦時、標準煤150.4噸,減碳375噸,預計18年即可收回增量部分建築成本。

技術賦能、綠色施工,城市煥新更高效、更生態。走進威海利東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預製混凝土異型構件、預製混凝土疊合樑、預製柱等建築預製產品正批量產出,這些產品將運往煙威青地區,用於新開工的裝配式建築項目。

建築預製產品統一在工廠的流水線生產,可以減少施工現場材料的浪費。同時預製構件的質量和成品的觀感,也優於現場現澆的結構,可大大提升施工速度。;威海利東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威海建設集團混凝土公司副經理林劍南說。

裝配式建築,簡單來說,就是成批成套地製造房屋構件,再到工地把這些零件;裝配起來,擺脫了看天施工;的侷限,克服了北方冬季不能施工的短板,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與現場澆築相比,裝配式建築施工過程綠色低碳,碳排放量也大幅降低。

一棟樓房由成千上萬個構件組成,如何確保這些構件質量穩定?構建產品生產全生命週期智能化管理體系是關鍵。作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利東建築是全省首家採用智能化管理系統的PC構件生產廠區,每件產品都有自己的二維碼身份證;,手機掃碼,便能知曉生產的全週期信息。

不僅如此,集裝配式砼構件設計、生產、研發和施工爲一體的全產業鏈供應商——利東建築,還與高校合作,在新型材料、裝配式結構體系等方面聯合攻關,打造產學研基地,推動威海裝配式建築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利東建築共獲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0多項,參編省市級標準、圖集10多項。

今年,我們的產品在威海市場的佔有率幾乎達到100%,目前在供項目近20個,在供單體約60個,車間的三條生產線始終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林劍南說。

裝配式建築爲建築行業提供了輕量化、高效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發展方向。今年截至8月,臨港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築面積的40.92%。(Hi威海客戶端記者 王威晨 通訊員 顏愛君)

總編輯:殷洪軍

值班總編:張軍濤

複審:賈文娟

編輯:劉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