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去全球化趨勢下 陸企從中國製造轉型中國智造
在中美貿易摩擦、關稅、科技准入限制等擾動全球產業鏈發展的大趨勢下,深刻影響全球宏觀經濟和市場。這些非市場因素的影響不會輕易消失,不僅中國企業,其他的經濟體和企業,同樣需要準備去面對這些非市場因素、各種限制所帶來的挑戰,只是中國企業的挑戰更是首當其衝。
類似例子如美國總統拜登簽署「2022削減通膨法案」,訂下電動車減稅補助政策每臺7,500美元的本土製造門檻,不僅要求汽車本身在美國組裝,也要求電池所用的原材料,須有一定比例源自美國本土或美國的自貿夥伴。新規於2023年1月1日生效時,滿足條件的電池原材料比例,需達整體電池價值的40%,2027年將進一步提高至80%。
儘管美國政策轉趨本土保護,所幸中國未跟隨其後,而是繼續保持開放政策。例如從2018年開始降低汽車關稅,到今年則是進一步廢除對合資企業的股比要求,因爲只有持續開放,才能吸引更多高品質的參與者,進而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效率,且持續開放帶來的競爭,也有助刺激產業鏈本身的升級創新和發展。
中國長期以來憑藉低成本勞力和土地等優勢,快速融入全球產業供應鏈體系,在諸多行業形成顯著規模和配套優勢。但這之中,多數企業分佈在中低端環節,產業控制力和影響力偏弱,需加快向全球產業供應鏈價值鏈高端的躍升。所幸中國經歷多年的經濟發展,積累許多優秀的企業,在生產模式和管理模式上已經具備優勢,加上中國的產業鏈也相當完善,仍有其優勢。
以汽車行業爲例,中國電動車目前仍有強大產業鏈優勢,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已佔據全世界電動車產銷的60%、電池的70%、電池材料的80%,顯示這種規模優勢本身已經建立。
產業升級是則另一個當務之急,而透過海外併購,是中國企業積極朝「智造」轉型的策略之一。過去這幾年,中國企業進行的海外併購,主題已從早期的追求財務收益之目的,轉向填補自身在某些產業鏈、或上下游的缺點和空白爲主,收購一些具有一定技術特色的公司,提升自己在整個產業鏈的服務能力,甚至有很多是在國內已做得很好,就進一步在海外設立更多的運營和佈局,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目前中國企業在高端製造方面,已經陸續形成很多產業集羣,許多企業計劃進一步參與全球產業鏈,補足自己在產業鏈上的不足,然後去賦能其他經濟體,推升其增長,再從這些經濟體的發展過程中搶攻市場,這也是厲害的國際企業發展的模式。當然對中國的品牌來說,存在許多挑戰;首先,中國的品牌對全球消費者來說相對較陌生,建立品牌效應並非一朝一夕。中國企業將創造何種經營模式,會繼續考驗中國的企業,但同時也是另一個契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