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為何不買了?學者:客源國改變 紀念品無趣

去年來臺旅客觀光支出86.61億美元(約新臺幣2698億元),爲疫情前6成。本報資料照

去年疫情解封,但來臺旅客觀光支出僅恢復疫前六成,其中購物支出大減。學者認爲,主要跟客源國改變有很大關係,日本及大陸旅客人數不如疫前,再加上臺灣老街及紀念品未推陳出新,對旅客已不具吸引力,建議除了衝刺人數,也要對症下藥。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指出,來臺旅客購物費下滑,凸顯臺灣長期被詬病的老街及紀念品未推陳出新,對旅客已不具吸引力,儘管已有地方增加特色產品,但旅客仍多聚集在都會區旅遊,這些特色產品的行銷通路未必能觸及到入境旅遊市場,建議主管機關除了增加人數,也應對症下藥刺激消費。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也說,去年來臺旅客觀光支出減少,主要應是客羣改變。過去陸客平均每日消費較其他國家旅客高,尤其喜愛買伴手禮送親友,日本客則是主要將錢花在住宿。疫後體驗行程興起,建議臺灣可透過演唱會、運動賽事及展演活動等增加收入,也刺激周邊消費。

針對國人出國旅遊支出增加,劉喜臨指出,除了因航空費率影響旅遊成本,臺幣匯率及物價上升也刺激臺灣人出國消費,尤其國境剛解封,報復性出國可能出現爆買潮,但當出國成爲常態,消費力就會逐漸趨緩。

黃正聰也說,疫後機票價格上漲五成,加上物價波動等因素,都推升出國支出。隨着明年機票有望降價,消費成長有機會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