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去年出口衰退 七年首見 對日韓臺跌幅達兩位數

大陸去年出口爲3.38兆美元,年減4.6%,是2016年以來近七年首次出口下降。圖爲上海洋山港。 新華社

大陸海關總署昨(12)日公佈去年12月出口3,036億美元,年增2.3%,優於預期,增幅比11月擴大1.8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正增長;進口2,282億美元,由前月下跌0.5%轉爲年增0.2%,雖由負轉正但略遜預期。

大陸2023年進出口年增率

2023年全年出口爲3.38兆美元,年減4.6%,是自2016年以來近七年首次出口下降。

大陸去年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東協、歐盟及美國的全年累計進出口分別下跌4.9%、7.1%及11.6%,其中對美國出口及進口分別跌13.1%及6.8%;對日本、南韓、臺灣進出口則出現雙位數跌幅;對拉美、非洲、澳洲、印度及俄羅斯進出口則呈現正增長,尤其對俄羅斯增長最大,達到26.3%。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分析指出,得益於年末旺季、全球科技景氣復甦,以及低基期等多重因素助推,大陸去年12月進出口雙雙走升,出口增速優於預期,進口重回正增長,顯示大陸外貿恢復腳步漸穩,未來幾個月有望延續改善。

路透引述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大陸12月出口數據的好轉首先是由半導體和電子產品推動的,而這方面的復甦則來自於海外消費需求反彈。他並指,這一數字還受到統計基期較低的推動,因爲2022年12月出口仍受到疫情嚴重干擾。

韓國出口是備受關注的全球貿易指標,去年12月連續第三個月成長,而德國去年11月出口數據亦遠勝預期。路透引述分析師預計,今年美國和歐洲的利率將至少下降1.5個百分點,這應該會改善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同時,大陸出口數據的改善與韓國、德國和臺灣的出口數據一起表明,在美國和歐洲利率上升抑制了2023年需求後,全球貿易開始復甦。

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則指,去年12月大陸與主要貿易伙伴出口仍在收縮,推動出口的主要動力來自RCEP和「一帶一路」國家的需求,國別和產品差異表明中國大陸製造業供應鏈的多元化影響仍然在持續。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爲,今年大陸國內消費和內需將持續恢復,進口也有望進一步改善。

大陸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指出,過去一年外需的疲軟對出口形成了直接衝擊,展望今年,外需持續低迷仍是限制出口成長的重要因素,加上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影響,出口將面臨不少困難,但在政策支持、產業優勢、各方努力,對出口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