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神舟十八號乘組 挑戰太空養魚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李聰密切關注出艙任務的畫面。(新華社)

從4月26日進入太空站至今,大陸「神舟十八號」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滿1個多月,三位太空人一邊適應太空微重力環境,一邊投入各項工作,包含開展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例如透過飼養斑馬魚,協助進行空間環境對脊椎動物生長髮育與行爲的影響研究等。

而太空重力對太空人生理影響本身就是一大研究重點,包括心血管系統變化、肌肉萎縮和骨密度下降等。最近神舟十八號乘組也利用超音波診斷儀完成頸動脈超音波圖像和頻譜測試,並檢測右腳足跟骨骨密度,以研究失重狀態對人體骨密度的影響。

據央視報導,目前大陸空間站內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正在穩步推進。利用生命生態實驗櫃際進行的空間先進水生生保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實驗項目進展順利。載有4條斑馬魚和金魚藻的實驗組件,隨神舟十八號進入太空站後,進行了在軌實驗。

至今,神舟十八號乘組已成功進行過2次水樣樣品採集和1次魚食盒更換操作,發現斑馬魚在微重力下表現出腹背顛倒游泳、旋轉運動、轉圈等定向行爲異常現象。後續大陸科學家將利用返回的回收水樣、魚卵等樣品,結合斑馬魚空間運動行爲影片,進行空間環境對脊椎動物生長髮育與行爲的影響研究,同時爲空間密閉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研究提供支撐。

另外,燃燒科學實驗櫃是夢天實驗艙搭載的8個實驗櫃之一,支持在軌開展微重力燃燒基礎科學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在燃燒基礎科學問題、空天推進、航天器防火滅火、燃燒污染物控制等基礎及應用技術展開深入研究。

在工作方面,近期神舟十八號太空人乘組完成了燃燒電磁閥轉接線纜安裝,通過安裝轉接線纜,可以遠端操控電磁閥的開關,進而精確控制實驗過程中的燃料流,還對燃燒科學實驗櫃進行了燃燒器更換、抽真空排廢氣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