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能源汽車「電池8年大限」已到該換嗎? 專家給建議曝3結果

陸新能源汽車電池8年大限已到,何去何從?(大陸央視)

陸新能源汽車電池8年大限已到,何去何從?(大陸央視)

陸新能源汽車電池8年大限已到,何去何從?(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兩個重要問題:衰減和「脫保」。從2016年起,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電池等核心零件按規定實施8年或12萬公里質保期(保固期)。到今年,首批8年質保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正陸續進入「脫保期」。這些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還能用嗎?過了質保期,該換電池還是換車?

據不完全統計,正常使用條件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可使用8到10年。但實際因電池不同生產廠家、不同車型,壽命表現差異較大,使用里程從10萬至30萬公里不等。專家指出,電池壽命主要受充放電循環次數影響。動力電池包含循環壽命和日曆壽命兩部分,行業主流技術分析,磷酸鐵鋰電池循環壽命可達3000次左右,三元鋰電池循環壽命也可達2000次以上。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高級專家趙志偉說,3000次或2000次並非電池完全不能使用,而是達到3000次或2000次時,電池容量達到初始容量的80%,還可繼續使用,只不過續駛里程會感覺相對明顯縮水。按每週1-2次充電使用頻率,同時考慮日曆壽命,動力電池使用8-10年沒有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要求車企對電池實施8年或12萬公里保固期,是基於當時新能源汽車發展狀況。過了8年還能不能用、用多久?除了電池本身品質,還取決使用情況。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內乘用車事業部技術總工雷萬波建議,到了8年後,找專業機構對整車包括電池做健康度檢測,基於檢測結果,有三種去向。第一是電池工況較好,健康度比較高,還可繼續使用;第二是達不到整車使用標準,但還有利用價值,可選擇回收,讓電池進入梯次利用場景;第三,沒有利用價值,選擇電池回收,材料回收再利用。

動力電池作爲新能源汽車核心零件,成本普遍佔到整車的20%以上,因此對於使用年限較長電池,更換成本較高。業內人士表示,維修也存在風險。

報導稱,電池健康狀態直接影響二手新能源汽車售價。比如新能源車使用5年以上,電池衰減較明顯,續航里程大幅縮短,二手售價會大幅下降,使用七、八年的新能源車只能達到新車價兩、三成左右,價格低還不好賣,市場行情不好。不少消費者表示只會考慮購買三到五年之內的二手新能源車。

新能源汽車4S店建議,因電池更換維修費用較高,「脫保期」的車以舊換新比較划算。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王都認爲,應該由動力電池企業、主機廠、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維修企業共同地搭建新能源動力電池售後服務體系,保證消費者知情權,才能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