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帶一路投資等於美髮展武器費用 專家:有趣的賭注

派瑞認爲拜登對華外交策略,與艾森豪蘇聯相似,但中國並非蘇聯,且北京當局似乎有意押注經貿抵銷美國軍事優勢。(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週在G7(七大工業國組織)線上峰會外交首秀,各界反應不一,美國資深作家派瑞(Mark Perry)本月在雙月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拜登對中國大陸戰略幾和前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對蘇聯戰略相似,但北京和當年莫斯科不同,且陸未來幾年在一帶一路倡議投資可能達1兆美元,大致和美國在發展武器方面相等,並稱此爲有趣的賭注,如果北京對,那麼華盛頓正在錯誤押注。

拜登對華態度關鍵字是戰略耐心(strategic patience)。專精軍事、外交領域的派瑞稱,此說法在2014年10月進入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詞彙範圍,他用以應對北韓、IS(伊斯蘭國)問題,即避免大規模軍事衝突,聯合盟友施壓,以待對方在長時間後不支自潰,而事實證明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並沒成功,但美國在地面戰鬥最小限度下擊敗了IS。

派瑞指出,這種想法源淵始於艾森豪在北約會議上諮詢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如何應對蘇聯時,邱吉爾認爲應該避免戰爭,因爲蘇聯軍事力量大大超過西歐,和對方打交道需要耐心,靜待一定會到來的蘇聯體系崩潰。據邱吉爾私人秘書柯爾維爾(John Colville)回憶錄,邱吉爾連蘇聯崩潰時間都預測得很準,當時他估算大約是1990年左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擔任最高指揮官、五星上將出身的艾森豪採納了邱吉爾的建議,儘管願意使用他的專業,即武力,來面對蘇聯挑戰,但外交政策實際做法是加強美國領導的同盟和促進西歐統合、增加研發支出、加強外交上影響力,努力彰顯美國體制優點和專注發展經濟、還有削減過多的軍事支出(8年內削減3次國防預算),他僅在關鍵事件時表達出美軍有武力回擊決心,或有限度支持代理人戰爭,盡力避免全球衝突。

派瑞稱,如果艾森豪這些在軍事、經濟、政治上可持續的策略聽起來耳熟,那是因爲拜登纔剛說過差不多的話。拜登去年在權威雙月刊《外交》(Foreign Affairs)表示要加強民主政體聯盟、增加研發投資,以及只在「目標明確可實現且得到人民知情並同意」下與對手對抗,他也很常引用艾森豪的口頭禪「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Economic security is national security)」。

但是拜登畢竟不是艾森豪,中國也不是蘇聯。派瑞稱美國在1950、1960年代投入新航太技術研發,迫使蘇聯在1970年代發動軍事開銷大戰和技術競爭來與之匹敵,最終導致蘇聯在1980年代中經濟破產從而體制崩潰,「中國不會重蹈覆轍。」

派瑞在結語寫到:「中國未來幾年會繼續推進自身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資金幾乎與美國用於開發與部署先進核武、更多航空母艦潛艇相同(估計爲1兆美元)。簡而言之,中國領導人押注貿易和市場,並認爲這比航母或F-35這種先進戰機更重要。這是個有趣的賭注(interesting wager)。因爲如果他們是對的,那麼美國正在投資錯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