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有三大引力 美企荷包賺飽飽
福州市一家沃爾瑪購物廣場。(中新社資料照片)
古色古香的星巴克北京什剎海店門前燈籠高掛。(中新社資料照片)
中美貿易戰延燒至今,雙方都在各自放話,然而數據會說話,在美國總統川普大力「宣揚」中國偷走美國人的工作機會時,大陸官媒拿出多項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在中國可是賺得荷包滿滿,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也投書美媒,提到中國是收入順差,但美國卻是利潤的順差,加上現在中國3億中產階級、相當於全美國人口,「美國要放棄這個巨大的機會?」
中國官媒新華社11日點名星巴克、可口可樂、安利、惠普、戴爾、艾默生、通用汽車、IBM、沃爾瑪等美國企業,都是在中國響叮噹的品牌,而且很多企業在中國的收入成長遠高於世界平均,可以說,中國市場在這些跨國企業的眼中,扮演最重要的成長動力。
許多美企看好中國
以星巴克爲例,其公佈2018財年第一季的財報顯示,中國區營收年成長30%,同店銷售增幅也高達6%,遠高於其全球平均2%的增幅。
新華社更以「盈利之地、佈局之地、機遇之地」來說明美國企業在中國紮根的吸引力,據中國美國商會今年3月剛發佈的《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有64%的會員企業表示在中國的收入上升,75%受訪企業表示實現盈利,爲過去三年比例最高的一次。
報告也提到,有一半以上的會員企業認爲,今年其行業成長率將超過5%,甚至有19%的受訪企業預計會有兩位數成長;以產業別來說,受訪企業對技術與其他研發密集型行業的發展最樂觀,對於中國消費成長和中產階級羣體的崛起,環保、數位經濟、電子商務等行業的發展也被普遍看好。
馬雲投書美媒析利弊
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也顯示,2010年至2015年間,美資企業在全球海外分支機構銷售總額成長1/3來自中國市場。以汽車和手機類產品爲例,目前美國通用汽車在中國銷售量高於其本土市場,而中國目前使用的蘋果手機數量,也是美國的兩倍以上。
剛在博鰲論壇上提到,中美關係惡化恐怕會摧毀上千萬美國就業機會的馬雲也投書美媒,他表示,中國有3億中產階層,相當於美國的全部人口,這些中產階層收入以接近兩位數的速度成長,中國的消費升級規模巨大,驅動中國從全世界吸引進口商品,中國將在接下來的5年,進口8兆美元的商品,是擺在美國面前的巨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