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慘了!唐國強《上甘嶺》剛開播差評一片,觀衆差評理由一針見血
前言
昨天電視劇《上甘嶺》開播前,有多受網友期待?
不少人就等着央視黃金檔,想看看這部2.5億的鉅作,到底和經典電影《上甘嶺》有何區別,又有什麼亮點。
可誰知剛播沒多久,網友的差評就撲面而來,對這部劇的批評也是一針見血……
觀衆的期待
《上甘嶺》電影,早已成爲幾代人心中的經典,它用震撼人心的畫面,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與敵人浴血奮戰的感人故事。
黃繼光、邱少雲,這些英雄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新版《上甘嶺》電視劇,無疑承載着觀衆的巨大期待。
觀衆希望看到,在更先進的拍攝技術和更充裕的資金支持下,電視劇能夠更全面、更細緻地展現這場戰役的殘酷和慘烈,能夠更深刻地刻畫志願軍戰士的英雄羣像。
《長津湖》等抗戰題材電影的成功,也讓觀衆看到了主旋律作品的巨大潛力。
好的作品,不僅能夠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更能夠激發觀衆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然而,觀衆的期待,並非盲目的追捧。
近年來,一些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爲了追求流量和話題度,不惜歪曲歷史,醜化英雄形象,甚至出現了“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等雷人情節。
這些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更是對英雄的褻瀆,最終只會遭到觀衆的唾棄。
《上甘嶺》這樣的題材,本身就具有極高的敏感度。
觀衆希望看到的是,一部能夠真實還原歷史,展現戰爭的殘酷性,同時又能歌頌英雄主義,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優秀作品。
那麼,《上甘嶺》這部電視劇選角究竟合不合觀衆的意?
選角早有爭議
不可否認,新版《上甘嶺》電視劇的製作團隊,在選角方面,確實下了一番功夫。
導演劉偉強,憑藉《無間道》等影片,早已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王雷、黃軒,也都是演技精湛的優秀演員,他們在以往的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多個軍人形象,深受觀衆認可。
然而,當看到劉浩存、歐豪等人的名字出現在演員表中時,不少觀衆還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劉浩存,頂着“謀女郎”的光環出道,資源和話題度都堪稱頂級。
然而,她的演技,卻一直是觀衆詬病的對象。
在《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影片中,劉浩存的表演,被不少觀衆評價爲“呆板”、“做作”、“沒有靈氣”。
雖然在《懸崖之上》中,劉浩存的表演有所進步,但要出演《上甘嶺》這樣一部需要極強的信念感和感染力的作品,很多觀衆還是表示“難以信服”。
歐豪,近年來也出演了不少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
然而,他在《建軍大業》中飾演葉挺的經歷,卻成爲了他演藝生涯中的一段“黑歷史”。
儘管有網友爲歐豪辯解,認爲他只是“不適合”葉挺這個角色,但不可否認的是,歐豪在該片中的表演,確實存在不少問題。
而釋小龍、唐國強等演員的加入,也引發了觀衆的質疑。
釋小龍,童星出道,近年來鮮少有作品問世,觀衆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功夫童星的階段。
唐國強雖然是老戲骨,但近年來頻繁出演“偉人”角色,也讓觀衆產生了審美疲勞。
特別是72歲的唐國強飾演57歲的毛主席這一點, 有人認爲這年齡差“違和感滿滿”。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的歷史劇,那時候的古月演毛主席,簡直就是毛主席本尊再世。
可現在再看唐國強,怎麼看都覺得是“穿着毛主席衣服的唐國強”,這種感覺,就像是看到自己最喜歡的巧克力突然換了包裝,雖然名字沒變,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說起來,這種形不似的問題似乎已經成爲了當代歷史劇的一個通病。
就拿《跨過鴨綠江》來說,演彭德懷的演員與真人最大的共同點可能就是都是老年男子了。
還有《大決戰》裡的於和偉,跟林彪的相似度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有人可能會說,要是演古代的歷史劇,誰也沒見過真人,演員長得像不像其實無關緊要。
但問題是,我們討論的可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勳啊!這些可都是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照片視頻遍佈網絡,老百姓對他們的長相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這種情況下,演員和歷史人物的差異自然就被無限放大了。
而在開播前,就有人對劇照發出了詬病,一些觀衆的熱情瞬間被澆滅了。
特別是唐國強飾演的角色,有網友吐槽道:“這不就是一個兇巴巴、惡狠狠的唐國強嗎?跟歷史上的偉人形象差太遠了吧!”
確實,如果對比劇照和歷史照片,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劇中的形象看起來嚴肅得有些過頭,彷彿隨時要發火似的。
而真實歷史照片中的偉人,則給人一種平和而富有智慧的感覺,這種反差,讓一些人失去了觀看的興趣。
內容也有爭議
對於劇情開場的處理,引起了一些爭議。
有位網友看完開場後,情緒激動地表示這開頭,給負分都嫌多!他的觀點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這位網友認爲,一部講述抗美援朝的電視劇,開場就應該是氣勢磅礴、激情澎湃的畫面。
比如,中國人民志願軍唱着嘹亮的軍歌,義無反顧地跨過鴨綠江,那種爲保家衛國而熱血沸騰的場景。
然而,《上甘嶺》的開場卻讓這位網友大失所望,他描述道劇裡竟然是一個連槍都沒搞明白的士兵,在那兒追着美軍飛機跑,這是想表現他勇敢啊?
這番吐槽不禁讓人莞爾,同時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確實,在描繪那個特殊年代的英雄事蹟時,如何平衡歷史真實性和戲劇張力,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除了開場,劇中人物的造型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網友指出其他軍人的外形塑造也不太對勁,感覺與當時的環境不符。
服飾看起來太現代化了,好像忘了這是剛剛建國的年代。
這個觀點也很有意思,在歷史劇中,服飾、道具等細節往往能直接影響觀衆的觀感。
如果這些元素與歷史背景不符,很容易打破觀衆的沉浸感。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有觀衆表示雖然開場可能不夠震撼,但後面的劇情還是很吸引人的。
再說了,用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來展現戰爭,也許能讓我們更貼近那個年代普通人的真實感受。
這場討論其實反映了觀衆對歷史題材作品的高要求,大家希望看到的不僅是精彩的故事,還包括準確的歷史細節和深刻的思想內涵。
也許,我們可以把這些批評聲音看作是對創作者的一種鞭策,畢竟只有不斷提高要求,才能推動歷史劇創作的進步。
背後的原因
新版《上甘嶺》電視劇選角引發的爭議,其實反映了當下影視行業的一個普遍現象:
觀衆的審美和期待,與一些製作方的理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觀衆,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觀衆,他們並非不瞭解歷史,也並非不崇拜英雄。
相反,他們對歷史和英雄的瞭解,可能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加深刻。
互聯網的發展,讓信息獲取變得更加便捷,觀衆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更多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細節,瞭解到更多關於志願軍戰士的感人故事。
觀衆的知識儲備更加豐富,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好人打壞人”的敘事模式,也不再滿足於臉譜化的角色塑造。
觀衆渴望看到更加真實、更加深刻、更加人性化的作品。
影視作品能夠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展現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複雜,能夠讓英雄迴歸“普通人”,讓觀衆感受到英雄的偉大,同時也感受到英雄的平凡。
然而,一些製作方,卻依然抱着“流量至上”的理念,他們似乎認爲,只要請來流量明星,就能夠保證收視率和話題度,至於作品的質量和內涵,似乎並不重要。
他們忽略了,觀衆的眼睛是雪亮的,觀衆的審美是不斷提升的,一部沒有靈魂的作品,即使有再多的流量加持,最終也只會淪爲“快餐文化”的犧牲品。
新版《上甘嶺》電視劇,最終會呈現出怎樣的面貌,現在還不得而知,但選角引發的爭議,已經給製作方敲響了警鐘。
觀衆的期待,是壓力,更是動力,希望製作方能夠認真傾聽觀衆的聲音,用心打磨劇本,精心挑選演員,用真情實感去拍攝,去創作。
希望新版《上甘嶺》接下來的劇情表演,能夠不負觀衆的期待,成爲一部能夠真正致敬歷史、緬懷英雄的優秀作品。
結語
新版《上甘嶺》電視劇,能否跳出“神劇”的窠臼,還原真實的戰爭,刻畫有血有肉的英雄,將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
真實的戰爭,遠比影視作品中展現的更加殘酷和複雜。
志願軍戰士,在戰場上面對的,不僅是敵人的炮火,還有飢餓、寒冷、傷痛,以及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英雄,並非天生,志願軍戰士,也都是普通人,他們也會害怕,也會退縮,也會流淚。
但他們心中,始終燃燒着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忠誠,對和平的渴望。
新版《上甘嶺》電視劇,應該塑造更加真實可信、更加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讓觀衆看到英雄的偉大,也看到英雄的平凡,讓英雄的精神,能夠真正走進觀衆的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