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拼盤演唱會被喊“退票”,給演出市場帶來什麼啓示

11月2日,星耀灣區演唱會江門站上,原定陣容嘉賓容祖兒因身體原因失聲,未能正常演唱,向粉絲道歉,引發現場部分觀衆不滿,高喊“退票”。同日,知名歌手王心凌在江西宜春IHMAO音樂嘉年華中壓軸出場,唱完四首歌便結束演出,被部分現場觀衆及網友質疑“提前離場”。

客觀來說,兩位知名歌手對待本職工作的態度並沒有太大問題。據此前報道,在11月1日的“懷化明星演唱會”中,容祖兒也表示自己因天氣原因發燒失聲,無法演唱;王心凌工作室也發佈聲明稱,歌手“嚴格按照合約內容執行,此次演出已按要求唱滿四首歌”。

可見,問題的關鍵主要還在主辦方。既然容祖兒之前就有身體狀況,主辦方顯然應該提前向消費者說明情況,並且做出妥善安排,畢竟很多觀衆就是衝着她而來的。同樣,王心凌會在演唱會上演唱幾首歌,主辦方也應該“明碼標價”。從相關報道看,該演唱會在事前的宣傳中含糊其詞,給觀衆留下了“王心凌可以演唱7-8首歌”的錯誤印象,這當然有誤導之嫌。

視頻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拼盤演唱會第一次出現輿論風波。今年4月,在崑山舉辦的“時光Classic演唱會”上,就有大量觀衆在現場高喊退票,認爲該演唱會現場內容與前期宣傳嚴重不符。

拼盤演唱會爲什麼老出問題?要看到,一場拼盤演唱會最終能否盈利,多大程度地盈利,說到底還是與受邀歌手的陣容,主咖歌手數量,出場費,號召力有關。於是,很多主辦方就常常使出模糊宣傳話術的手段,找多位出場費較低的不知名歌手穿插演唱“撐住時長”,讓個別熱度高的歌手唱幾首傳唱度高的經典曲目留住觀衆。而且,拼盤演唱會大多在三四線小城市舉辦,舞臺音效和服裝道具等硬件也會被儘可能精簡,這都是爲了壓縮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

但是,這並不代表主辦方就可以降低演出的標準和質量,用敷衍的態度糊弄觀衆,甚至造成“安保混亂”“廣告多”“座位位置髒,觀感差”等亂象。拼盤演唱會上屢屢發生的風波,理應引發行業的重視。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和國慶假期全國演出市場呈現上升態勢,單是國慶假期期間,全國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達到125場,票房收入8.6億元,觀衆人數127.1萬人次,均比去年同期顯著增長。毫無疑問,當下演唱會、音樂節已經成爲拉動城市消費的新引擎,各個城市都在積極爭取這波紅利。

但要看到,市場不會一直高歌猛進,最終還是會迴歸常態和理性。而且,大型演唱會的舉辦頻次是有限的,小型的、多樣態、多品類的演出則是經常性的。說到底,要讓“演唱會經濟”從小衆走向大衆,市場的下沉還是關鍵。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主打“性價比”的拼盤演唱會顯然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因爲中小城市和縣城的場租相對便宜,和一線城市相比整體成本大幅下降了,而且票價、食宿成本較低的特點對很多觀衆來說也更友好。今年暑假,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舉辦的萬人星空演唱會,與城市遊玩“打卡”相結合,就曾在社交媒體平臺火爆出圈。

正因如此,舉辦一場拼盤演唱會,絕不能有“賺一票就走”的心態,一旦“吃相”過於難看,在輿論中造成負面情緒,其實對於演唱會自身品牌、歌手聲譽以及主辦城市而言,可謂“三輸”。

“演唱會經濟”要持續繁榮,應當依靠不同品類的常態化演出市場的支撐。如果說大城市舉辦的一線明星演唱會在軟硬件上有優勢,那麼很多小城市在舉辦拼盤演唱會時,又該如何在服務能力、治理能力上揚長避短,顯然是個值得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