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微信體積13年膨脹575倍,源於現代人的僞需求?
最近,網上一個熱搜話題引發了很多討論。有博主發現,微信在2011年剛發佈的時候,安裝包只有457KB,而到了13年後的今天,安裝包達到了257MB,“膨脹”了約575倍。
雖然相比動輒上百GB的手機內存空間,安裝包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如果看到微信在手機上實際所佔據的空間,很多人可能會大吃一驚。各種緩存、聊天記錄和文件,加起來幾十個GB都屬常見。如果說微信自身的“膨脹”,用戶是無能爲力,但是聊天記錄等等,用戶其實是可以自行刪除的。可是,很多人恐怕寧願換內存更大的手機,也不願輕易刪除微信裡的那些對話、圖片、視頻。
這種“膨脹”不只是體現在微信,曾有機構2017年發佈調研報告,當時國內手機平均安裝的APP數量已經達到了50個以上,2020年增加到70個,現在恐怕又遠不止這個數。看着我們手機屏幕上密密麻麻的APP圖標,真的去數一數高頻使用的,大概率不會超過十個,有的APP一年可能也就能用個一兩次,可是多數人寧願留着,也不願意索性刪除,等真的需要時再下載。
這可能就是屬於現代人的困境,一面感慨如微信這樣的APP在極速“膨脹”,一面自己也在容忍甚至助長這樣的“膨脹”。就手機空間這件事來說,之所以有這樣普遍的困境,很大程度要歸功於手機行業的飛速發展。因爲大容量的手機價格變得越來越親民,所以人們就可以對存儲在手機裡的信息格外包容,甚至明知是“垃圾”也懶得刪除。如果我們普遍只能買得起8GB的手機,那麼微信和各種APP,只怕迅速就能完成“縮水”。
看起來,“膨脹”是技術進步的結果。手機空間的增加,給了人們更大的選擇空間,可是如果我們捫心自問,微信和各種APP“膨脹”之後,我們的“獲得感”有沒有相應的增加呢?使用256G手機的我們,有沒有比使用8GB手機的我們,擁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人際關係、更多的幸福感?如果這些手機APP以及功能的增加,並沒有轉化爲我們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提升,那其中是不是存在很多的“僞需求”?
據說,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次走在大街上,看着琳琅滿目的商品感慨: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那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千百年來,人們樂於傳誦這個故事,當然不能簡單理解爲這是在鼓吹反商業,而是一種提醒或者說自省——要常問問我們自己最核心的需要是什麼。不要以爲這只是迂腐,其實這種思維,在開發新產品、解決社會問題等方面,也同樣適用。如果不能抓住核心需要、關鍵問題,就很有可能製造冗餘,或者爲了解決一個問題而製造一個新問題。
很多時候,多未必就是好。正如微信,這款國民應用自誕生以來,最受讚譽的一點就是它的簡單和剋制。想想看,如果很多APP自持擁有龐大用戶且應用免費,動不動就加個商業推送,動不動就增加一點新功能、新應用,雖然短期可以獲得巨大收益,但長期看恐怕早就被用戶拋棄了。
這可能也是微信“膨脹”更容易引發爭議的原因,相比最初,如今的微信確實也變得更復雜、更“多”了。而這樣的“膨脹”是不是必要,不僅是留給微信的技術性難題,更是留給每個現代人的重要生活課題——我們是否也總是在渴求許多並非必要的“獲得感”,而且永遠不能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