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牽起兩岸善意之手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將於2024年4月訪問大陸,前往西安、廣州、北京等地參與一系列活動,還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這是馬英九2023年3月底訪問大陸後,時隔一年的又一次訪問,有着非同尋常的象徵意義,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各方激烈爭議。

最近2年,隨着俄烏戰爭的持續和世界上兩大陣營、支持烏克蘭的自由民主陣營和親俄的威權陣營的形成與對立,臺海局勢也日益升溫。關於中國大陸武力攻臺的可能性,被輿論熱炒,美日歐各國也以各種方式介入臺灣問題,臺海局勢日趨緊張。

在此情勢下,馬英九偕家人帶領青年學生組成代表團,兩度訪問大陸更加引發討論。

在臺灣,由於反共反陸情緒近年來一直佔據輿論上風,多數臺灣人自然對馬英九訪問持批評態度。他們認爲,在兩岸對立局勢下,訪問大陸是一種賣國、投降的行爲。一些評論者也認爲,此舉等於爲中共送上統戰大禮。

當然,也有理解和讚賞的聲音,但相對較少,且主要來自中國官方及西方部分人士。臺灣只有部分國民黨人士表達了有限的支持。整體上顯然是批評的聲音大過讚譽。而在中國政治反對派人士中,更是幾乎一邊倒的對馬英九訪陸持批評態度。

馬英九是1990年代後臺灣政壇中,爲數不多有着強烈中華民族認同和充滿民族情感、真正關心中國大陸和大陸人民、對國家實現民主統一有深切期待的政治人物。

他執政期間,兩岸一家親在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落到實處,兩岸人民交流也前所未有的密切。政治上雖然對立,但基本上可以做到擱置爭議、共謀發展,臺海和平程度與兩岸合作水平在馬英九時代達到歷史高峰。

如今,馬英九選擇這個時機訪陸,是希望盡最大努力促進兩岸和平交流,減少不必要的敵對和誤判,化解臺海危機。最近發生在金門的撞船事件及後續衝突,更讓局勢很容易擦槍走火。

近2年,馬英九再三提醒蔡政府儘可能不要激化與大陸的矛盾,但在民進黨政府抗中保臺政策的大環境下,馬英九的呼籲幾乎沒有作用,但他仍不放棄呼籲和平,連續2年訪問大陸,必然也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其實,無論臺灣獨派還是大陸激進統派,都有不少人表達對馬英九訪問大陸的反對,即便如此,馬英九時隔1年再次訪陸,更證明他不在乎名利得失、一心促進兩岸和平與交流的真誠之心。

2024年臺灣大選,民進黨賴清德獲勝,預料臺灣內部的臺獨傾向者更加得勢。馬英九擔憂民進黨主導的臺灣將愈發疏離大陸、兩岸隔閡進一步加深,於是出手避免雙邊更加對立。

雖然在如今的臺海和國際局勢下,及兩岸均相對不良的政治氣候中,馬英九的訪問很難改變現實,產生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在險惡形勢下仍然有人試圖促成溝通與緩和,爲局勢降溫,這很是不易,值得珍惜。

我做爲中國大陸出身的作家,也與馬英九先生一樣,支持兩岸在民主基礎上實現統一。當然,無論體制如何,國家統一也要尊重兩岸最大多數人民的意願,而不應武力統一。若臺海爆發戰爭,必生靈塗炭,且毫無必要。

如今臺灣執政的民進黨,高舉堅持自由民主,卻只希望保住臺澎金馬的現狀,這是一種狹隘的立場。希望臺灣能夠有更多人能夠像馬英九一樣,堅定信奉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心繫大陸同胞、關心在意十多億人民的生活,實現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理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亞太和平、世界繁榮。(作者爲旅歐國際政治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