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爭議研商會議擬三共識 衛福部:農曆年後逐一討論
臺北市某醫美診所日前發生一名女性進行醫美手術時,於麻醉後出現血氧濃度不穩,送醫搶救不治事件,引起大衆對麻醉議題的重視。立委蘇清泉指出,麻醉醫師有人力不足的困境,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於本月2日通過臨時提案,要求衛福部辦理心臟外科、移植外科、重症等醫師,接受麻醉科專業訓練後執行麻醉業務。對此,麻醉醫學會表達強烈反對,認爲踐踏專業。
蘇清泉今天邀請麻醉醫學會、衛環委員會立委、衛福部等單位一起研商,以提出更好的方案。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今天會議爲聽取各方意見,最後共有三大共識,首先,麻醉醫學會提議,爲改善麻醉醫師執業環境,爭取更多資源,應針對協助醫院手術麻醉的麻醉科醫師提高健保給付,增加麻醉醫師的執業意願。她說,但非醫事司業務,立委蘇清泉已請醫學會提案,再和健保署溝通。
其次,與會人士須認同,應改善及落實醫美手術時的麻醉情形,確保受術者安全;第三、研議針對牛奶針(異丙酚)進行管理,如是否由第四級管制藥品提升至第二級等,將會進一步研議,而這些共識的後續研議,將於農曆年後進行討論。
對於蘇清泉要求衛福部辦理心臟外科、移植外科、重症等醫師,接受麻醉科專業訓練後執行麻醉業務,劉越萍指出,今天與會人士均認爲,醫師對於麻醉應該有稍微的瞭解,如果是風險低的麻醉,專科醫師應可以自行進行,特別是在偏鄉服務的醫師,但若是全身麻醉等複雜麻醉,就須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
今天參與會議的麻醉醫學會前理事長餘黃平說,麻醉醫師人力沒有不足的問題,每年衛福部均招收63位麻醉專科醫師,也就是說,每年畢業的麻醉專科醫師,可以提供全國10萬臺手術麻醉的服務量,10年後,將可以提供100萬臺手術麻醉服務量,目前全國一年健保手術麻醉量爲100多萬臺,因此,麻醉專科醫師沒有不足。
另,日本人口約1.2億,換算成每10萬人分配到3.66位麻醉醫師,而臺灣2300萬人,每10萬人分配到6.88位麻醉醫師,且2018至2023年麻醉醫師人數成長了17%,健保給付手術成長僅6.6%,未來麻醉醫師人數一定更多。他說,麻醉醫師人力不是患不足,而是患不均。
至於,目前全國醫美診所有700多家,但只有40多家接受評鑑,未來應針對醫美診所進行盤點、評鑑,瞭解有多少診所在進行手術、手術量多少、人力及設備、手術室安全等情形,把關民衆醫美麻醉手術安全。
劉越萍說,針對麻醉醫師人力患不均,區域聯防是目前正在執行的策略,主要由醫學中心支援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其中包括麻醉科醫師,舉例來說,在屏東恆春補了一位麻醉醫師,即採取「醫師動、病人不動」的概念,以照顧偏遠地區民衆的健康,讓醫療服務不會中斷。
立委蘇清泉今天邀請麻醉醫學會、衛環委員會立委、衛福部等單位一起研商麻醉議題。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今天會議共有三大共識,將於農曆年後進行討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