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招聘煎漢堡排人員 竟然來面試就給1400元

一家麥當勞招聘在煎臺負責煎漢堡排的人員,爲了吸引人來面試,開出來面試就給50美元(約合新臺幣1,400元)的報酬;相比之下,麥當勞煎臺人員的實際時薪薪酬僅11美元。(圖/shutterstock提供)

疫情催生各種奇奇怪怪的經濟現象,其中一個是:美國現在仍有數百萬人失業,卻出現廣泛且嚴重的「缺工」問題。

雖然美國失業人口持續下降,《經濟學人》報導,美國目前在職人數仍比疫情爆發前少800萬。4月初,《彭博》報導,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不得不取消100個航班,因爲機組員不夠。佛羅里達州一間咖啡廳招不到人,只好「僱用」機器人招呼客人和送餐。一家麥當勞招聘在煎臺負責煎漢堡排的人員,爲了吸引人來面試,開出來面試就給50美元(約合新臺幣1,400元)的報酬;相比之下,麥當勞煎臺人員的實際時薪薪酬僅11美元。

數據也支撐了這些奇聞軼事的可信度。美國總開缺數是20年來最多,代表公司有許多空缺職位,但被僱用的人卻比疫情前還少。除此之外,工資增長率大約是3%、非常強勁,代表企業正在提供更優渥的薪水爭取勞工。

即便如此,根據美國費城聯邦準備銀行的調查,6成受調的製造業公司、2成非製造業公司面臨缺工,4成製造業公司、2成非製造業公司職缺空了3個月以上。製造業、餐廳和營建業缺工的情況尤其嚴重。

疫情造成大失業潮,照理來說勞工會積極求職,加上開缺變多、公司開的薪水更高,爲何出現缺工?美國銀行資深經濟學家Joe Song表示:「現在的確有一種工作悖論正在發生,很難進行量化,但可以確定的是,會給加速復甦的腳步帶來壓力。」

《經濟學人》剖析,有3個可能的解釋,可以解答這個匪夷所思的缺工現象。

1. 過度慷慨的紓困金和失業津貼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美國瘋狂大撒幣,美國政府今年春天再次發給每個人1,400美元紓困金。自此流傳各種鄉野流言,說許多人領到錢後,就辭職、整天躺在沙發上。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還給失業的人每週300美元的失業津貼。在失業人口中,每10人有4人光領失業津貼,賺的錢就比自己之前的工作還多。一些經濟學家批評,這些津貼過度慷慨,讓勞工寧願繼續失業。

不過,《經濟學人》指出,這不會是缺工的主要原因。去年美國給失業勞工的津貼更慷慨,每週有600美元,但津貼在去年夏天到期時,並未影響整體就業率。今年也一樣,1月至今,在失業津貼佔整體收入更多的區域,就業成長並未因此變弱。

2. 害怕染疫的勞工

《經濟學人》指出,第2個原因或許更能夠解釋缺工現象。官方數據表示,「因爲疫情的緣故」,近400萬人沒有在找工作。

考量到缺工狀況特別嚴重的行業,這個原因顯得更加合理。健康照護、娛樂和飯店業回報最高的職位空缺率,這些行業大多需要人與人近距離接觸,導致員工更容易染疫。相較之下,在能夠保持社交距離或是處於戶外空間的行業,缺工情況就沒那麼嚴重。

求職網站ZipRecruiter 4月做了一份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調者表示,他們偏好能夠在家工作的職缺,45%的人表示就算疫情結束,他們也希望能在家工作。

「疫情改變了人們動機」,ZipRecruiter經濟學家波拉克(Julia Pollak)表示:「僱主可能需要更有耐心,等疫苗施打,也可能需要提供彈性的工作型態,才能招到員工。」

3. 就業市場大洗牌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疫情造成就業市場結構以及型態大洗牌。疫情中消費者習慣改變,導致一些工作如DIY店鋪店員的需求大增,一些工作則減少。

各地之間的職業流失狀況差距也加劇,《經濟學人》分析了400個美國地區發現,經濟被影響較不嚴重的區域跟下滑較嚴重的地區相比,兩者的就業增長差距是疫情前的2倍。例如,一位在曼哈頓已失業的調酒師,可能無法快速發現,北方較遠區域威斯特徹斯特郡其實有大量司機職缺。

遠距工作趨勢下,許多工作出現在郊區的倉庫或餐廳,而非交通方便的市中心。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戴維斯(Steven Davis)表示,如果一個人失去通勤只需15分鐘的市中心時薪工作,他不太會願意通勤60分鐘到郊區工作,光是通勤費用就逼近時薪金額。

《經濟學人》指出,勞工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趕上這些就業市場中出現的創造性破壞。

樂觀的是,分析師說,隨更多人接種疫苗,學校全面重新開放以及政府津貼到期,缺工問題應該會緩解,雖然可能還需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

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爲,因爲缺工嚴重,僱主開出高薪吸引勞工,對於改革就業市場反倒是好事一樁。白宮經濟顧問拉馬穆蒂(Bharat Ramamurti)說:「這是正向的發展,特別是對於這個國家的低收入人羣來說。」

《商業週刊17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