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得到、運得回」陸官媒發文籲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面對國際局勢的高度不確定性,大陸官媒呼籲,要強化糧食供應鏈的韌性。(摘自新華社)

大陸《經濟日報》報導,面對不確定的國際貿易環境,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合作,建立多元化糧食合作機制,確保糧食「買得到」。要不斷推進國際運輸方面的合作,加強全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鐵路、海運、空運立體運輸網路,確保糧食「運得回」。

報導稱,今年新冠疫情的陰霾已經消散,但黑海糧食運輸協議中斷,聖嬰現象週期性再現引發極端天氣,糧食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全球糧食供應鏈再一次面臨斷裂的風險。作爲一個糧食進口大國,大陸糧食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能否經受得住衝擊,確保進口安全,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

報導稱,世界糧食計劃署預計,2023年全球將有超過3.45億人處於危機級別的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4300萬人距離饑荒只有一步之遙。如何應對世界性糧食危機,成爲許多國家面臨的重要課題。

糧食適度進口是調劑大陸糧食供求關係不可或缺的手段。報導指出,大陸是糧食生產和消費大國,始終高度重視糧食生產,但供求結構性矛盾仍存在,需要通過進口調劑餘缺,優化供給結構。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大陸亟需提高糧食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以應對衝擊和壓力。

報導認爲,提高全球糧食供應鏈韌性,要確保糧食「運得回」。當前大國競爭加劇,地區衝突不斷,成爲影響全球糧食運輸安全的重要因素。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西方國家大行海上霸權,對俄羅斯實施貿易制裁和航運禁運,阻止俄羅斯糧食出口,嚴重威脅世界糧食供應鏈安全。

要確保糧食運輸安全,大陸需要不斷推進國際運輸方面的合作,與各國攜手加強全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鐵路、海運、空運一體的多元化立體運輸網路。

報導還強調,一個國家的全球糧食供應鏈的韌性程度,反映了抵抗風險和衝擊的能力。韌性越好,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抗衝擊強度越大。從歷史經驗看,全球糧食供應鏈韌性經受住了一次次衝擊,未來還要繼續強化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和可持續,充分保障糧食進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