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逆差達90%以上,這一行業已在爆發增長前夜|投資人說
嘉賓簡介:
黑蝶資本創始合夥人 孟 凡
中國國際綜合格鬥聯合會副主席(CIMMFA) 。曾任美國哥倫布信用局中國區市場部總監,安邦金融保險集團(現大家保險集團)董事長助理/集團信保資產事業部副總裁,鑫根資本管理合夥人(前樂視集團第二大股東)。
投資案例:城市傳奇、武界體育、黑皇文化、DMS國際體育、強棒聯合等。
一、2023中國體育服務貿易逆差明顯 當下是佈局體育產業好時機?
第一財經 高 遠
感謝孟總接受第一財經的專訪,我們看到一組數據,2023年,中國體育服務貿易的總額是突破了528億,在這當中逆差佔比超過了9成以上,對比非常懸殊。您作爲體育產業資深的投資人,怎麼來看待這個數據?您認爲當下是否是進入體育產業投資的最好的時機?
黑蝶資本 孟 凡
首先從一個大的層面來說,我覺得一個國家靠五個層面來體現綜合國力。其中兩個內部層面是軍事、經濟;一個貫穿層面就是科技;而兩個外部層面就是體育和文化。從2014年的國務院的46號文支持體育產業發展,到後來的萬億人上冰雪,大衆健身、全民健身等等。實際上從國家層面也看出,國家在有效地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
以前體育在家庭消費開支中的佔比是很低的,但是現在體育已經可以佔到前三了,體育的底層就是文化,現在的新文化的復興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對於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現在看來,現在進入體育產業投資實際上是一個好機會。
二、投資體育產業有幾個維度的指標要留意
第一財經 高 遠
我們留意到一個情況,但凡跟體育相關的一些上市公司,大概是跟硬件、場館、機械設備、科技、甚至是旅遊相關,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不是大家對於硬件和技術的依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選擇的路徑?您怎麼來看待這個情況?
黑蝶資本 孟 凡
我們把體育產業劃爲了幾個圈層,最核心是賽事;第二維度是圍繞賽事展開的,比如像場館運營、運動員經紀、職業俱樂部、營銷推廣,這是第二維度;第三維度在中國市場目前接觸最多的就是運動裝備;第四維度就是體育賽事IP的衍生、遊戲、電影、動漫等等。
實際上在過去這些年,中國的體育產業主要的 GDP或者收入製造都是在第三維度。以前中國大量的體育用品製造商沒有把自己歸爲體育行業,把自己歸爲服裝製造業、輕工業等等,實際上這幾年體育火了,他們纔開始在自己身上烙下體育這兩個字。以前中國的體育是計劃性體育,從這幾年開始才慢慢向市場化體育轉型。而科技因爲國家在推科技創新,所以大家就把體育跟科技進行了一些結合。
但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的體育產業發展還處於一個非常早、還有很多未成熟的基礎建設性階段。像剛剛您說的場館,我們看歐美髮達國家的體育產業,首先一項運動是否能發展起來,要具備幾個基礎條件。
場館是一個,因爲體育是需要有場地去實施的,大家要有地方參加體育運動,這是一點;還有更重要的我們所謂的普及率的另外兩點就是教練員夠不夠多,然後影響性夠不夠多,這些都左右一項體育運動發展。過往的歷史經驗中,我們發現一項體育運動在一個國家能不能發展起來,跟這項體育運動有沒有明星也有直接關係。
所以場地、教練員、明星這三樣決定着一項體育運動在一個國家能不能提高它的普及率、認知度、參與度。科技是賦能於體育產業的,它可以讓老百姓參與體育的參與感更強,讓職業運動員的體育成績更高。
三、體育運營和硬件場館之間能否形成雙贏格局?
第一財經 高 遠
黑蝶資本也投了一些體育運營類的項目,它們也的確要依賴於一些體育場館和硬件來實現,您認爲在目前商業業態當中,其實很多的場地很難租賃出去的,但你要租的時候它成本又非常高,您認爲體育運營比賽,跟場館之間有沒有可能會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這種模式是否已經出現了?
黑蝶資本 孟 凡
這個問題我覺得問的特別好,首先第一,中國現在的商業化體育場館,也就是這幾年纔起來的,到現在爲止,超過90%的體育場館都是國有的,比如工體、首體這些都是北京市擁有的。還有好多體育場館都是機關單位和大學擁有的,所以大量的體育場館反而沒有使用起來,中國的體育場館利用率最高的才能達到34%。
在美國的好多體育場館運營效率高,是因爲他們的場館跟職業俱樂部是掛鉤的。舉個例子,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大家都知道它是紐約尼克斯隊的主場,它除了在比賽的其他時間,整個紐約尼克斯隊跟社會上面,比如做公益互動交流,你就可以把它當作是紐約尼克斯隊 IP的主題樂園,你立刻就明白了。
所以在非比賽時間它是有很多社會化活動、銷售性活動、體驗性經濟在裡面的,所以這個IP就帶活了這個場館,但中國現在一個職業化俱樂部運營還就是在拿成績上面的運營還沒有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你今天再跟他講,靠他的職業化俱樂部如何把場館盤活,再把餐飲娛樂這些東西植入進去,對於中國現在的這些體育的經營者來說還是有難度的,但是我相信未來是ok的。
我有一個朋友他們做的籃球館,比如說一些潮流品牌的秀、一些新品的發佈會、一些潮牌的跨界活動,都選到他們場館去做展示,其實這個也就填充了他們的一些空間使用的一些缺口,也給他們帶來了一些收入。
四、城市競辦大型賽事 產業能否落地是關鍵
第一財經 高 遠
很多城市也都在努力辦一些國際型大的賽事,希望能夠推動產業的健康的發展。但其實有幾個問題,首先對於明星的爭奪,而這個爭奪其實它的先決條件還是你的資本,你的錢夠不夠,各城市之間會互相競爭,可能會出現哄擡物價的情況。您覺得這個情況是否會出現以及有沒有解決之道?
黑蝶資本 孟 凡
首先,我個人認爲現在中國大量的城市舉辦大型比賽,應該好好研究到底這個城市適合哪項體育運動,是不是真的能夠通過辦大型國際賽事,把這項體育運動的核心資源配比自己城市特色,把產業集羣落下來,讓這項體育運動成爲這個城市的特點,持續的深入的去發展,真正能夠把產業落下來。
我們最近在跟國內很多城市談國際綜合格鬥的世界盃和錦標賽,不是要只辦一個國際比賽,辦完事了,沒有任何後續。我們現在要談,今天這個比賽是中國第一次辦綜合格鬥的國際級比賽,辦完以後,我把亞洲總部的培訓機構落在這兒,以後整個亞洲國家運動員、教練員、醫護人員所有的培訓、考級、交流、互動全都放在你那,這不就形成產業了嗎?
它形成閉環了,有長尾效應了,而不是辦完比賽人走了,完了唱了一齣戲沒有任何結果。我覺得從這個大城市辦比賽來說,還是要量身定製,深入思考,而不是就賺個吆喝,而這吆喝也賺的沒那麼精彩和漂亮。
第二,您說的運動員的問題,我總是說中國的運動員在以前99%不叫職業運動員,叫專業運動員,這幾年體育產業火了,就出現了好多你都不知道、沒見過的所謂的冠軍,某些比賽單項冠軍都出來,各種做廣告,好多品牌找它們代言,要的價格很多,其實是很亂的,我覺得這樣不好,給這個產業帶來了非常負面的影響。
城市之間的搶這種搶奪也是因爲比較稀缺,因爲運動員就這麼幾個能拿過奧運冠軍的,能拿到金牌的也就這麼幾個,其實這也反映了中國體育市場發展的一個早期的問題,混亂和還沒有秩序的問題,我相信未來也會改變。
其實你看這幾年也有很多職業化運動員,你比如張志磊,我覺得他的金腰帶的含金量太高了,因爲在他之前這項運動根本沒有亞洲人什麼事兒,你根本看不到亞洲人的影子,而且這幾年你看像鄭欽文,像蘇翊鳴,他們的培養的歷程也跟傳統運動員不一樣了,隨着整個體育產業慢慢的這種專業性的發展,良好性的發展,您提到的這種大家去搶資源的事兒,包括擡價的事情,慢慢也會有解決之道。
五、競技體育和大衆體育應該投哪個?
第一財經 高 遠
競技體育和大衆體育是兩個維度的問題,也是兩個不同的市場。作爲投資人,您更看重哪個市場的機會呢?
黑蝶資本 孟 凡
這兩個市場分別看,如果要說按整個體育產業來看,肯定競技體育會是最主要去看的。因爲你看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體育賽事全是職業化的、觀賞性的、競技性體育。美國的四大聯盟全是羣體性對抗性運動,橄欖球、冰球、棒球、籃球、拳擊、綜合格鬥、足球,賺錢的都是這種競技性比較強的,觀賞性比較強的。
但是你看馬拉松,全國各地各個城市都在辦馬拉松,但你絕對不會盯着電視,兩個多小時看他跑步,因爲整個體育產業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其實就是零售,美國體育產業的,賬面上60%的收入都是靠零售來的。
我經常舉一個例子,美職棒MLB有一個很知名的俱樂部叫紐約洋基隊,紐約洋基隊這個俱樂部只是美職棒的衆多俱樂部中的一個,它每年在全球賣帽子就可以賣到2億頂,很誇張,一頂賺5美分,那是5毛錢,你想他一年賺多少錢,他一年買帽子賺一個億美金,相當誇張的一件事。
所以其實體育產業的底層是靠零售,好多體育領域裡的人都沒有看明白這個道理,就是零售的邏輯。當然這也是爲什麼我剛剛說中國最早的體育產業的支撐,核心支柱都是這些體育用品商,因爲他們最開始都在通過這種方式賺錢,到現在中國做的最成功的聯盟化、商業化、俱樂部化體育賽事是電競,其他的傳統體育目前在中國來說還都有待發展。
六、文體不分家 投進取型文化的體育而非落寞文化項目
第一財經 高 遠
體育這個行業跟時尚行業其實離得非常近。我們看過去中國體育運動員他們場上的風采,跟這些年的運動員的風采完全不一樣,這和綜合國力增強、民族自信增強有直接的關係。他們的動作、着裝、甚至穿着打扮都會引發一種潮流,您認爲未來這個行業是否也特別值得期待?
黑蝶資本 孟 凡
我覺得這個行業很值得期待,因爲首先體育本身的底層,我把這個定義爲進取型文化,投體育產業是文體不分家,實際上每一項體育運動背後都是一項文化的表現形式。
我舉個例子,說到籃球我們立刻腦子中就會有打籃球人的穿衣、打扮、言談舉止、肢體語言,他的行走的方式,美國籃球背後的文化實際上往下去追就是美國街頭文化。我們再換項運動,比如高爾夫球,立刻你會發現它跟籃球背後的文化是完全不一樣的,都是體育運動代表的文化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我們在看很多體育運動產業的時候,落寞文化的體育項目,不要去看,要看上升文化的體育。
前年迪奧在深圳開了一個旗艦店,在它的店門口花了200多萬造了個滑板場,現在也開始推滑板服裝,推休閒服裝,這都在反映一個問題。歐洲的那套貴族式的文化,沒落文化它在往低走,而現在潮流文化在往上走。
進取型文化跟體育是天然結合在一起的,它天然就給人以向上的能量,熱血的激情。所以這幾年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也跟我們面臨歷史時期,綜合國力,國家的發展階段,方方面面都是能結合在一起的,說白一點就是應了大勢,所以它未來一定會起來。
免責聲明:
本文所載內容僅供專業投資者參考使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所載信息或所述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攝像:侯天一 李威
值班編輯: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