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F-22、F-35行蹤被陸掌握?退將看西沙中建島雷達1設備驚呆了

今年9月的西沙中建島衛星圖像,已有明顯的新建工程。(圖/Maxar衛星照片)

日前有陸媒指出,中國大陸在中建島已裝設完成反隱形雷達,可能重啓在南沙與西沙的島礁建設工程,與菲律賓及越南的南海磨擦或因此而升高。對此,退役少將慄正傑曾於政論節目中分析,「SIAR綜合脈衝孔徑雷達,就是結合孔徑雷達和米波雷達,來偵測匿蹤戰機」,引發討論。

根據英國智庫皇家戰略研究所(Chatham House)發佈的最新消息稱,通過分析去年9月的衛星圖像發現,中國在西沙中建島其實是在建設反隱形雷達系統,包括合成脈衝孔徑雷達(SIAR)系統與相應的運營中心,以及疑似多個反艦導彈陣地等。

英國智庫分析中建島衛星圖像上可以明顯看到已完成具有反隱形能力的合成孔徑雷達,還在持續擴建中。(圖/英國皇家戰略研究所)

慄正傑日前在中天節目《張雅婷辣晚報》中表示,「匿蹤戰機其實是可以看到的,其實主要是要讓雷達看不到」,「那什麼是孔徑雷達?這就是用一個雷達波打出去之後,將它影像化,這個技術其實在很多國家都有了,美國的NASA也有這種技術,甚至RC-135裝的雷達就是孔徑雷達」。

美國空軍F-22「猛禽」(Raptor)隱形戰機的資料照。(美國空軍)

慄正傑坦言,「再來可以看到匿蹤戰機的還有米波雷達,就是那個波長到達一米,這是最早期的雷達,但這個的缺點就是它體積很大,沒辦法裝在船艦上面,很容易遭受到敵人的攻擊,解析度又差,不太容易判讀得到的資訊」。

F-35隱形戰機的資料照。(路透)

慄正傑說完這兩種雷達後坦言,「所以SIAR綜合脈衝孔徑雷達,就是結合這兩種雷達,來偵測匿蹤戰機」,慄正傑分析,「中國大陸現在部署在南海,唯一缺的就是中建島」,慄正傑最後也說,「會飛到西沙那邊的隱身戰機,只有美國航母上面的F-35、F-22,他們在空中加油後,就會飛到這個地方,而中國大陸裝設這雷達之後,就等於已經在南海構成整個雷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