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錯在哪裡?

來源:新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隨後表示,“對等關稅”最早可能於4月2日開始徵收。這一做法引發國際社會廣泛批評。

國際觀察人士指出,所謂“對等關稅”打着“追求公平”的幌子,實質上是美方推行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工具。這一舉措若付諸實施,將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進一步加劇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和全球經濟分裂。

“對等”錯在何處

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是指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水平與貿易伙伴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稅率相同。專家認爲,“對等關稅”主張具有一定欺騙性與迷惑性,實質上既有違世貿組織規則,也無視多邊貿易體制過去近八十年來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以及美國長期以來從國際貿易中獲得大量利益的事實。

——“對等關稅”違背經濟學比較優勢原理。這一原理是指,各方生產各自有成本優勢的產品,然後相互交換,那麼各方都從中受益。

美國智庫凱託學會以咖啡爲例分析指出,美國是咖啡消費大國,但美國咖啡豆因地理氣候等原因而產量相對較少、成本相對較高,美國從咖啡豆生產成本相對低的國家進口咖啡豆,雙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國對進口生咖啡豆不徵收關稅,而巴西作爲咖啡豆生產大國和對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國家,一直對本國進口的咖啡豆徵收9%左右的關稅。這是基於經濟學比較優勢原理形成的結果。

然而,一旦套用“對等關稅”,美國會盲目地效仿巴西征收9%的關稅,這不僅無益於提升美國咖啡豆出口,因爲美國的咖啡豆生產本身就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同時將損害數百萬美國咖啡烘焙商和成千上萬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指出,每個國家的產品競爭力不一樣,所以各國會對自己的產品類目設置自己認爲比較合適的關稅,並在談判貿易協定時通過以市場換市場實現“互惠”。執着於全部對等、完全對等,是非理性的。

——“對等關稅”違背世貿組織規則。根據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原則,各成員不能歧視其貿易伙伴,一個成員應向其他成員提供同等待遇。這意味着,如果美國對某一國達成協定降低關稅稅率且這一稅率更低,那麼這個稅率就適用於美國已經談過貿易協定的所有貿易伙伴。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認爲,“對等關稅”將至少在兩方面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對不同貿易伙伴徵收不同關稅違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互不歧視的承諾;若美國將關稅稅率調高至超過與其他成員協議商定的最高水平,也會違規。

——“對等關稅”無視他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在關稅水平上,世貿組織並沒有要求採取關稅對等的原則。從發達國家發展歷史來看,在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時,往往徵收高關稅,以保護其市場相關產業;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關稅就越低。美國在自身已經經過需要保護的發展階段後,強求“對等關稅”相當於剝奪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

“在經濟發展不對等、經濟實力不對等情況下,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是不公平的,將進一步拉大世界貧富差距。”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劉飛濤說。

經濟貿易施壓的工具

美方聲稱,徵收“對等關稅”是爲了“減少貿易逆差”,解決與貿易伙伴之間“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貿易問題”。貿易伙伴的關稅稅率、行業補貼、稅收政策等,都將是用來評估“對等關稅”稅率的因素。專家指出,美國提出“對等關稅”,除了想解決一系列國內“痼疾”,更重要的是把關稅作爲貿易談判工具,達到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目的。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資深經濟學家樑國勇指出,美近期關稅措施背後動機主要包括:減少美國鉅額貿易逆差;推動對美投資,加速製造業迴流;增加關稅收入,填補減稅政策帶來的財政資金缺口;把關稅作爲施壓手段,達到經濟和經濟以外的目的。

瑞士SPI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合夥人斯蒂芬·英尼斯認爲,美國政府提出“對等關稅”未必僅僅是想徵收更高關稅,而是要將其作爲“討價還價”的籌碼,迫使其他國家與美方進行新的貿易談判。

“對等關稅”實際操作複雜、難度較大。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刊文稱,對於每一種商品,單一的關稅稅率將被數百種可能的雙邊關稅稅率所取代,對於供應鏈跨越許多國家的產品來說,事情將變得極其複雜。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訪問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認爲,美國未立即實行新稅率並不令人意外。重新計算每一項關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果各國可無視貿易規則而不受懲罰,任意增加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我們將回到二戰前強權即公理、大魚吃小魚的貿易生態。”

歐盟委員會近日發表聲明說,美國提出的“對等”貿易政策是朝錯誤方向邁出的一步,歐盟將“立即且堅決地”對加徵關稅等妨礙自由和公平貿易的不合理壁壘作出迴應,保護歐洲企業、工人和消費者免受不合理關稅的侵害。

“零和博弈”的幌子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現階段,“對等關稅”將對哪些國家造成最大沖擊仍不明朗,不過對美國產品徵收較高關稅的國家多爲發展中國家,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及東南亞和非洲國家等。

根據世貿組織數據,2024年美國前10大貿易伙伴2022年實施的最惠國加權平均關稅稅率中,印度爲12%,韓國爲8.4%,越南爲5.1%,墨西哥爲3.9%,加拿大爲3.4%,均高於美國的2.2%。

彭博社指出,“對等關稅”預計將對欠發達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因爲這些經濟體對美國產品的平均關稅稅率較高。

劉飛濤認爲,一些欠發達國家雖不是“對等關稅”重點對象,但可能受到更大沖擊。根據現有貿易規則,這些欠發達國家往往被允許對從發達國家進口的產品徵收較高關稅,而其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可享受較低關稅。

“對等關稅”政策也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拖累美國自身經濟增長。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預測顯示,“對等關稅”實施後,如果其他國家不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短期將上漲1.7%,2025年實際GDP增長率將下降0.6個百分點;如果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漲幅將擴大至2.1%,實際GDP增長率將下降1個百分點。

斯里蘭卡國際問題專家瑪雅·馬朱蘭認爲,美加徵關稅舉措將加劇貿易緊張局勢,引發一輪又一輪針鋒相對的貿易戰,分裂全球市場,阻礙各國經濟合作,最終破壞國際市場的穩定性和互聯互通。 (記者周思雨 歐陽爲 樊宇)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