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律師感謝杭州網友:令人難以置信!

此前,我們報道了一名美國律師埃迪花了兩三年時間尋找自己奶奶一位中國故友的故事。在多方朋友的幫助下,都市快報幫助埃迪尋找奶奶故友金伯銘,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我們瞭解到金伯銘有三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還聯繫上了金伯銘的外甥金老伯,並聽他講述了金伯銘的故事。隨後我們輾轉聯繫上了金伯銘的小女兒,她曾經去過自己父親留學的密歇根大學安娜堡校區尋訪。同時金伯銘的小女兒還表示,有機會可以和埃迪見面聊聊。

圖爲埃迪奶奶與中國男子的合影

埃迪得知了這些消息後非常激動,他非常感謝杭州網友的熱情。埃迪對記者表示:“中國網友,尤其是杭州網友的反應令人難以置信,詹青雲發佈了那條微博之後,我在網上碰見了許多很棒的人,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提供有關金伯銘和他的家人的信息和文件。我學到了很多,這讓我多了很多文章、照片和其他線索要研究。我真的很感激一些杭州的網友和我分享他們的個人經歷,他們有親戚認識金伯銘的家人,這些對於我來說非常有幫助,讓我更好的瞭解金伯銘,以及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杭州是什麼樣子。”

其實埃迪向記者透露,自己原本對於繼續找到更多的關於金伯銘的資料並沒有太大的希望,沒想到的是,居然收穫了這麼多。

圖爲金伯銘照片

欣喜之餘,埃迪也感嘆說:“我覺得我感受到的最大特點是看到中國網友在做研究和提供幫助方面有多麼出色,多虧了他們的幫助,我才得以收集了更多的新信息。我得到的一切新信息,讓我感到難以置信,我很期待和金伯銘的後代們溝通。”

當得知金伯銘的小女兒願意在美國和他見面聊聊之後,埃迪的反應非常直接:“我非常想和金伯銘的小女兒聊聊,我很期待。”

在和記者聊起這次會面時,埃迪還表示,自己目前還在日本工作,不過下個月(11月)就會回美國。到時候不管有多忙,只要對方有時間,自己還是會去和金伯銘的後人見面。

金伯銘的小女兒曾經去過自己父親留學的密歇根大學安娜堡校區尋訪

埃迪在看了金伯銘小女兒提供的密歇根大學的照片時,還表示這兩張照片是密歇根學生聯盟(Michigan Union)的大樓,是密歇根大學最主要的學生活動/娛樂建築。埃迪表示,自己的奶奶和金伯銘1933年5月組織了一個國際學生會議,會議就是在這個大樓裡舉行的。

埃迪展示奶奶的合影

同時,埃迪向都市快報也表達了感謝,他會將這些新的信息和我們的報紙提供給當地的歷史圖書館作爲檔案保存。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翁漢俊

編輯 成嘉怡

審覈 羅禕 王晨鬱

此前報道

金伯銘找到了!34年前去世,在杭州葉落歸根,子女在國外看到快報報道很高興

10月6日,《奇葩說》第六季年度冠軍詹青雲在微博上發帖,講美國同事埃迪花了兩三年尋找奶奶一位中國故友的故事。埃迪的奶奶叫維羅妮卡(Veronica),1992年去世。在整理老人遺物時,埃迪發現了一張拍攝於1933年的老照片,背景是密歇根大學安娜堡校區。照片上三女一男站成一排,維羅妮卡邊上站着一箇中國年輕男子,照片背面維羅妮卡寫了一個名字:“Benjamin King”。

在多方朋友的幫助下,埃迪進一步發現,“Benjamin King”對應的中國名字叫金伯銘。爲了找到金伯銘,埃迪曾特地趕到杭州和上海尋訪。都市快報記者知道後,也一起幫助尋找金伯銘。(早前報道:《》)

《都市快報》和橙柿互動的報道,引起了很多讀者和網友的熱烈評論,還有人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尋找線索。

“看到好珍貴的照片,好感人的故事。”

“穿越時空的情感。”

“優秀的家庭一家人都優秀。”

“希望這感人的美好故事有更多令人驚喜的後續!”

這些天,在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下,尋找金伯銘有了實質性進展。

金伯銘有三個姐姐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經過尋訪,記者在杭州找到了金伯銘的外甥金老伯。

“我從小就和金伯銘生活在一起。”金老伯今年83歲,是老牌大學生,讀的工科,是資深高級工程師,從事工業設計工作。金老伯從小就跟着金伯銘一起生活,兩人情同父子,金老伯管金伯銘叫“阿爸”。

金老伯仔細看了《都市快報》的報道,“基本情況是準確的,金家當時地址是馬市街8號。” 經過城市變遷,現在的“馬市街8號”是一家酸奶店門牌號,不是當年金家所在地。

金伯銘有三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其中金啓靜是大姐,另外兩個姐姐是金耐先、金慧敏,兩個妹妹叫金懿瑗和金明霞,弟弟叫金啓壽。金伯銘的兄弟姐妹都已先後去世。

右爲金耐先,左爲金慧敏

1926年,金伯銘19歲,去滬江大學讀書前,曾去杭州的“留芳照相館”拍了照片,留給從小帶他的奶媽做紀念。

“留芳照相館”是杭州一家老字號照相館,地址是仁和路87號,是餘有生創辦的。餘有生是餘寅初兒子,清末,餘寅初創辦了“二我軒”照相館,是杭州最早一家老字號照相館。

金伯銘19歲時,去滬江大學讀書前在杭州老字號“留芳”照相館留念

金伯銘的子女看到快報報道很高興

金伯銘是長子,也是孝子,當年出國留學,他的奶奶很思念孫子,每次說起孫子都會哭,盼着孫子早日回國。爲了安撫奶奶,1934年,金伯銘在密歇根大學畢業後就回國了。當時沒有航班,出國和回國都是坐的客輪,在海上輾轉要一個月。

金伯銘回上海後,開始找工作,1935年7月,入職上海浙江地方銀行任襄理(注:襄理相當於現在的經理助理,1939年,金伯銘“跳槽”到上海浙江興業銀行工作)。生活穩定後,金伯銘把家安在岳陽路上,岳陽路屬於舊上海的“法租界”,現在,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街道之一。

金伯銘的三個姐姐都曾留學日本,大姐和二姐學畫畫,三姐金慧敏學醫。金老伯記得,從小,大姨金啓靜很疼愛他,帶他出去看畫展,金啓靜師從劉海粟,有時,家裡做了點心,大姨就讓他給劉海粟送過去。

從右到左依次爲:金啓靜、金耐先、金伯銘

金伯銘後與北京望族王家千金、當年震旦大學的高才生王登龢(讀hé)結婚,兩人一直相伴到老。金伯銘生有三個子女,他們先後去了加拿大和美國學習、工作,在那裡定居。

小女兒在美國從事醫學研究,前兩年,她還去了父親曾讀過的密歇根大學安娜堡校區尋訪,拍下了校園風景。金伯銘子女看到金老伯轉發的快報報道後,爲有人有心地記錄他們的父親生平感到高興。小女兒很感謝埃迪有心的尋訪,說有機會的話,他們可以在美國見面。

金伯銘逝於1990年

在杭州葉落歸根

據瞭解,金伯銘的父親金元達生前一直生活在杭州。

1949年,金元達在杭州去世,金伯銘和弟弟聞訊後,從上海坐了十多個小時火車趕回杭州,料理老人後事,隨後把母親接去身邊照顧。金伯銘的弟弟在北京工作,老人晚年時,隨兩個兒子生活,有時居住在北京,有時居住在上海,1964年夏天,老人在上海去世。

上海解放後,上海金融市場進入新舊轉型,金伯銘沒有繼續在銀行工作,在一家企業負責管理等工作。特殊時期,老人吃過不少苦,在金老伯回憶中,老人依然很樂觀,只是話變少了。

金老伯說,退休後的金伯銘喜歡去公園散步,種點花草,看書看報,有時老人會去參加當年一起留學的老同學聯誼會,和老朋友見見面。“他很喜歡喝清咖啡,一天要喝上幾杯,每天早上起來,他就給自己煮咖啡。”

金伯銘生前老朋友朱博泉,是上海近代著名金融家、中國金融界泰斗級人物,兩人不僅是滬江大學校友,還是親戚。金伯銘的母親和朱博泉的母親都出自杭州名門望族、橫河橋許家。

1990年夏天,金伯銘生病住院時,金老伯去看他,“他抱着我就哭了。”老人的三個子女當時在國外,一時趕不回來,沒見到最後一面,成了子女的遺憾。老人1990年去世,享年83歲。

“追悼會是單位主持的,很隆重,來了很多阿爸的老友。”金老伯說,老人骨灰由老伴送到杭州,安葬於龍駒塢,葉落歸根。從時間線看,兩年後,埃迪的奶奶也去世了,從目前瞭解的情況看,兩位老人在1934年分別後,就失去了聯繫。

1998年,金伯銘的老伴也去世了,她生前在上海一所中學教書,桃李滿天下。

2008年,金伯銘百年誕辰,金家後人相聚,因金伯銘的好友都已作古,邀請了金伯銘老伴生前同事,一起紀念兩位老人。

金伯銘的大姐金啓靜在杭州去世

10月12日快報報道後,有讀者留言:金伯銘的大姐金啓靜的兒子朱德天現在生活在上海。

朱德天,與杭州有着深厚的淵源,1934年,他出生於杭州龍翔裡三弄2號,如今已經90歲了,生活在上海;他還多次向杭州捐贈父親朱孔陽生前收藏物品。

快報記者輾轉聯繫到朱德天,老人正在住院,他不顧身體不適,熱心地幫我們回憶關於金家的點滴情況。

朱德天老伯說,1966年,在老朋友的撮合下,父親朱孔陽和金啓靜結婚,成爲晚年伴侶,“兩人志趣相投,筆墨交流,互相切磋,相得益彰,感情日洽。”

1981年年初,金啓靜來杭州朋友家小住時,生病去世,安葬於靈隱寺後面的龍門山。金老伯回憶,那段時間,杭州天氣很冷,大姨可能因此突發疾病,他凌晨趕過去,抱着她把她送到浙二醫院救治,老人最後還是走了。5年後,朱孔陽也走了。

朱孔陽(1892-1986),出生在上海松江,是著名的金石書畫家和文物鑑賞家,與劉海粟、高絡園並稱“滬上海陸(絡)空(孔)”。他在之江大學讀書時,和郁達夫住一個寢室,睡上下鋪。

圖爲朱孔陽

向杭州捐出李叔同《斷食日誌》手稿

2007年7月,虎跑公園李叔同紀念館修繕完成,杭州市園文局錢江管理處向社會徵集李叔同的《斷食日誌》真跡線索。

2010年是李叔同(弘一法師)130週年誕辰,朱德天捐贈了父親珍藏多年、李叔同寫的《斷食日誌》,如今,這部李叔同的手稿成了杭州虎跑李叔同紀念館鎮館之寶。

李叔同手稿《斷食日記》封面

《斷食日誌》記載了李叔同從1916年12月25日至1917年1月11日,在虎跑斷食18天的經歷。

斷食,中醫上叫辟穀,“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也就是基本不吃東西,以清除腸裡的穢氣。不過在這18天裡,李叔同也不是絕對斷食,而是階段性的。前期幾天,先試探性地慢慢減少食物。接着,正式斷食,只靠喝水來維持。後面幾天,再慢慢恢復飲食。斷食的每一天,李叔同是怎樣做的,在生理上、心理上又有怎樣的變化,從日誌的片段裡也可以看出一二:

“十二月一日,晴,微風。斷食前期第一日。疾稍愈,七時半起牀。是日午十一時食粥二盂,紫蘇葉二片,豆腐三小方。晚五時食粥二盂,紫蘇葉二片,梅一枚……

“八日,陰,大風,寒,午後時露日光。斷食正期第三日。十時起牀。五時醒,氣體至佳,如前數日之心跳頭暈等皆無……是日食慾稍動,有時覺飢,並默想各種食物之種類及其滋味……

“十六日,晴。斷食後期第四日。七時半起牀。晨飲紅茶一杯,食藕粉芋。午食薄粥三盂,青菜芋大半碗,極美。有生以來不知菜芋之味如是也……”

斷食結束後,李叔同整理裝訂成一冊手稿。隨後,手稿輾轉爲章太炎的堂弟章勁宇收藏,章勁宇是有名的收藏家,西泠印社社員。

李叔同手稿《斷食日記》內頁,藏書印爲章勁宇所留

1965年,已經在上海中醫醫史博物館工作的朱孔陽發現了流入民間的這部手稿,毫不猶豫花300元買了下來。當時他一個月工資才90元。

收藏家父親生前說過8個字:

物歸原主 物得其所

2015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朱德天向杭州博物館捐贈了一隻抗戰時期的藥箱,這隻藥箱背後,是一段杭州抗戰史。

朱德天捐贈父親收藏的紅色皮質藥箱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大批難民不斷向杭州涌來,還有不少傷兵被運送到杭州。時任杭州基督教青年會代總幹事、杭州紅十字會會長的朱孔陽,聯繫組建了難民收容所,收容所提供食宿衣被,組織醫護人員巡迴醫療,又想方設法把難民安全轉移到麗水、東陽、金華和江西、上海等地。朱孔陽

又聯繫了當時的靈隱寺住持卻非法師,在靈隱寺搭建臨時病房,號召市民和醫生來協助。靈隱寺的這個臨時傷兵醫院前後接收和治療了上千名抗日將士。1937年12月底日軍侵入杭州城區前夕,臨時醫院撤走時,前來支援的醫生留下了3只紅色皮質的藥箱,朱孔陽把3只藥箱帶回上海。

除了捐贈給杭州這隻,另外兩隻藥箱,朱德天先後捐贈給了上海歷史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

朱德天還曾向杭州博物館捐贈過父親收藏的雷峰塔藏經磚製成的硯臺等珍貴物品。“我父親生前說了8個字,所有他收藏的文物,最後都要‘物歸原主、物得其所’。”

朱孔陽生前也向岳廟捐贈了一段珍藏了半個世紀的“精忠柏”(硅化木),曾被清代大學士、著作家阮元收藏,抗戰時期,朱孔陽花十幾根金條買了下來。

朱德天曾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任編輯、記者,他託人給記者發來短信:“都市快報的同志辛苦了!謝謝你們的執着和認真!——一個61年前的你們的同行朱德天。”

方女士:

金伯銘的兩個姐姐

都是我爺爺的故友

在南宋官窯博物館工作的方憶女士看了報道後,告訴記者說:“金耐先和金啓靜,我爺爺方幹民都認識。”

方憶的爺爺方幹民生於1906年,1984年去世,享年78歲,生前是浙江美術學院(注:現爲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因爲正在爲爺爺整理生平的文獻資料,方憶發現爺爺曾在自己筆記裡提到過金耐先和金啓靜。

“1929年9月,爺爺剛剛從法國留學回到上海,參加了藝苑美術社舉辦的首屆美術展。其間,爺爺偶遇了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下稱上海美專)的舊識金啓靜女士,她妹妹也是爺爺在上海美專的同學。”

方幹民出身書香門第,祖籍溫嶺,父親方樂曾是清朝年間貢生。方幹民在杭州安定學堂(注:現在的杭州第七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美專學習油畫。由此,方幹民和金耐先、金啓靜相識。方幹民曾回憶說,金耐先是自己的初戀。

當時的《圖畫時報》刊登了方幹民留法信息

方幹民在上海美專學了一年後,去法國留學學畫,當時的《圖畫時報》還刊登了他的留學照片。1929年回國後,在上海新華藝專、上海美專等學校執教。1930年,方幹民到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注:中國美術學院前身,1929年由“國立藝術院”更名爲“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任西畫教授,朱德羣、吳冠中、閔希文、趙無極等很多著名畫家都曾是他的學生。

方憶的奶奶叫蘇愛蘭,是民國時期女作家蘇雪林的堂妹,她也曾留學法國,留學回來時,當時的《上海畫報》頭版刊登了她學成歸國的信息。

當時的《上海畫報》頭版刊登蘇愛蘭留學回國信息

方幹民晚年很珍惜剩餘不多的創作時間。在方憶的記憶中,爺爺一直待在畫室裡畫畫,“去世時還握着畫筆。”

方憶記得老人去世那天——1984年1月19日。當時沒有電話,家裡的保姆找到她學校,告訴她爺爺吐血了,“我學校離家最近,我打120叫救護車,又打電話通知爸爸媽媽,救護車來了,爺爺已經不行了。”方憶還記得,那天下着雪。

我們也把尋訪到的關於金伯銘的信息,第一時間告訴了遠在美國的埃迪,截至昨晚雖然還沒收到回覆,但想必他知道後,一定會非常開心。

人們常說,一個家庭就像一棵樹,父母是根,子孫是枝幹,隨着歲月,樹慢慢長大,家族裡的一個個家庭組成了一片森林。

這次從一張照片、一個名字開始的全網接力尋訪,讓我們拾起遺落在歷史長河的點點滴滴,像拼圖一樣,拼起了一個時代,也讓我們有機會走近一百多年前的先輩,瞭解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