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合畜牧業沼渣與果園 萬巒鄉把垃圾變黃金
萬巒鄉公所嘗試媒合牧場及果園,透過將沼渣裝袋,作爲農業肥分,同時解決畜牧廢棄物問題。(林和生攝)
萬巒鄉公所媒合農業及畜牧業,透過將沼渣裝袋分送作爲農友肥分,同時解決畜牧廢棄物問題。(林和生攝)
考量鄉內畜牧廢棄物影響環境甚鉅,萬巒鄉長林國順突發奇想,將厭氧發酵後的沼渣集結裝袋,透過媒合並主動分送農友及園藝業者,作爲農地肥分,一舉解決環境問題,將垃圾搖身一變成黃金。
萬巒鄉公所統計,鄉內200頭以下豬隻畜牧場共13家,另超過200頭以上業者有21處,每年製造的豬隻排泄物非常可觀,林國順透露,曾在其他鄉鎮看到業者恣意排放,造成下游河川、流域成了死水一灘,因此想趁着情況還不嚴重時尋找解方。
於是鄉公所1年前嘗試與屏東科技大學及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合作,組成農事訪查團隊,除到每處畜牧場說明減廢、減碳方式外,也媒合附近農園,就近利用沼渣、沼液作爲肥料,解決豬隻廢棄物問題。
林國順坦言,一開始農民擔心豬隻排泄物有臭味,更質疑是否有重金屬殘留,公所便透過輔導員載來沼渣直接釋疑,畜牧業者更直接將物品送驗,證實沒有殘留問題,才讓農民鬆口、願意來合作。
今年初便由畜牧業者將過程中生產的糞尿、廢水,透過厭氧發酵及曝氣處理,並將沼渣、沼液分離後堆置,後續由萬巒鄉公所僱工裝袋,協助配送到媒合農友園區,或放在公部門管轄道路植栽,作爲植物養分,估計每季能消耗2000袋、約2至4萬公斤沼渣。
至於沼液部分,林國順說,過去曾嘗試以配管、加壓,協助灌溉鄰近果園,但這種方式只能就近澆灌;一旦距離拉長,就必須靠槽車運輸,此舉成本太高,光靠鄉公所恐怕無力負擔,只能申請補助。
不過他也想到「中繼站」概念,就是把沼液集中分配,以定點服務附近園區,目前還在尋覓適合地點,以及願意配合農民。
林國順強調,沼渣、沼液循環利用,可以降低畜牧業廢水處理成本,也能爲環境保護盡一分心力,希望萬巒鄉從此成爲全臺示範點,讓環境與產業皆能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