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古都 京彩無限

(原標題:魅力古都 京彩無限)

▲模範書局詩空間開設在中華聖公會教堂舊址,修舊如舊的建築爲書店增添了古樸氛圍,吸引不少愛書之人前來體驗。本報記者 鄧偉攝

▲紮根CBD核心區的郎園Vintage,已成爲創意辦公、藝術體驗、時尚消費的文化空間。本報記者 孫戉攝

昔日的老舊工業區變身751D·PARK時尚設計廣場。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綜合管理部部長 馬鸞才

本報記者 路豔霞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爲北京提出“四個中心”戰略定位,不僅明確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也爲北京市加快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指明瞭方向。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魅力之所在。六年間,北京在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升文化服務質量、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等方面不斷激發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質,綻放出開放包容自信的大國首都的獨特氣質。

老城保護盡展古都韻味

舊鼓樓大街國旺衚衕,透着濃濃的老北京氣息,文藝青年們近來發現這裡安靜了許多,網紅小店及藏在深宅裡的私房菜,讓他們驚喜。

早在明代,國旺衚衕就爲內府二十四衙門之一的酒醋局。作爲北京中軸線附近的一條東西向衚衕,曾是觀光三輪車的集散地。如今,這裡越來越足的“文藝範兒”,正是北京推進衚衕整治、老城整體保護的結果。

推進老城整體保護,實施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髮展規劃,發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和五年行動計劃,北京古都保護行動有序高效。2019年,天壇公園恢復廣利門內“樹海”景觀,新增開放面積近3.2萬公頃;白浮泉遺址完成騰退,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等工程實現階段性突破;“三廟一塔”保護利用穩步推進,什剎海周邊歷史風貌得以整治,北運河(通州段)北關閘至甘棠閘段實現遊船通航;頤和園福廕軒院和知春亭等保護工程基本完工。

抓好內涵挖掘和活化利用,開展文物騰退、歷史文化街區劃定等工作,精心保護好衚衕肌理、四合院,北京將古都文化與當代文化更完美地融爲一體。

原創精品記錄時代風貌

推原創精品,展時代風貌,北京文化精品迭出。

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上,北京共有十部作品入選,再次位列各省區市之首。獲獎作品電影《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周恩來回延安》,電視劇《最美青春》《大江大河》,歌曲《我們都是追夢人》《復興的力量》,廣播劇《中共中央在香山》,圖書《北上》《雲中記》,叫好又叫座。

2019年,《天路》摘得最高榮譽——第十六屆文華大獎,實現了北京藝術創作在文華大獎角逐中的三連冠,這在全國絕無僅有。從去年年初的《啓航》《天下無詐》,春季熱播的《破冰行動》《芝麻胡同》,到秋冬歲末的《奔騰年代》《光榮時代》《河山》《歸鴻》等,這些“京產劇”有的探入生活的富礦、加強開掘的深度;有的弘揚主旋律,彰顯時代特色;有的傳遞京味文化,引發溫馨回憶。“京產劇”多元化的講述方式,引發觀衆共鳴。

“真誠地做好故事、做好人物,一定是大家喜歡的。”《大江大河》製片人侯鴻亮道出文藝作品創作者的心聲。

去年剛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徐則臣坦言:“現在寫作不是弄一臺電腦寫寫就行了,有大量的田野考察要做。”他感謝來自出版社以及北京市相關部門的貼心支持。

的確,源源不斷的精品原創,背後是一套不斷健全的扶持體系。

去年,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建議資助項目133個,資金約1.39億元。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共安排資助金額2.59億元,資助項目240個。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劇目排練中心不斷髮揮着孵化功能。

在北京,民營劇團已成爲話劇舞臺上無法忽視的主角,外國導演正參與到國內戲劇創作中,並影響着國內戲劇創作。作爲世界級舞臺的國家大劇院大膽突破,敢於創新,吸引着全球頂級藝術家前來演出,著名歌唱家多明戈更是連連感嘆:“中國將可能拯救世界古典音樂市場。”

鼓勵扶持公共文化服務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煥發城市生機和活力,北京的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和發展,具有範本意義。

2019年,北京市民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實在、充分。全市舉辦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2.3萬場,完成公益演出1.2萬場,放映公益電影近16萬場,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124項665場,推動惠民低價票演出2575場,組織傳統節日文化活動7000項,參與羣衆超4000萬人次,網絡點擊參與量達1100餘億次。

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及服務網絡加快佈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朝陽區香河園地區文化中心成爲附近居民的最愛,這裡不僅有“文藝工號”、創意中心、多媒體影像室等創新空間,還有劇場、圖書館、藝術教室,“我剛來的時候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尋找工匠”朝陽區非遺傳習課堂歷時半年,張女士和其他八十餘名學員一起學習了312個課時,全方位掌握了北京宮廷補繡、京繡、傳統香品製作、古書畫修復技藝、燈綵扎制技藝、花絲鑲嵌等。朝陽區非遺中心負責人杜洋說:“除了必要的課程材料費之外,培訓費用都由非遺中心以政府購買的方式擔負。”

北京全民閱讀活動走進社區、鄉村、企業,走進全市的每個角落。北京閱讀季已持續開展9年,年均推廣各類特色閱讀活動3萬餘場,每年覆蓋和影響人羣達1000萬人次。北京市全民綜合閱讀率爲93.4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18個百分點;北京市居民年人均閱讀紙質圖書達11.74本,遠超全國的4.66本。

點亮閱讀這盞燈,北京不遺餘力,一年間拿出扶持資金近億元,對239家實體書店進行扶持獎勵,全年新增實體書店285家,認定85家特色書店,評選10家最美書店和2家最具影響力書店。京外品牌書店集體進京,同樣獲得扶持獎勵。按照原定計劃,西西弗、言幾又還會有新店陸續在京開張。“我們在北京紮根,如今已經是北京本土的實體書店。”言幾又華北區公共事務部經理王柯堯說。

激活老舊廠房文化價值

今年1月,一場“運河文化的當代藝術書寫”主題對談在首創郎園Station良閱城市書房舉辦,由郎園和朝陽區文旅局合作打造的這家新型城市書房由此揭幕。

6200冊圖書、高品質藝術展覽、精品文創展示,傳遞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家城市書房曾是北京紡織倉庫,作爲北京紡織工業發展時代的重要見證者,2018年開始轉型成爲首創郎園Station。首創郎園Station羅燁介紹,“良閱城市書房將閱讀與影像、音樂、戲劇和展覽等內容相結合,讓羣衆共享城市文化發展成果。”而這更意味着利用老舊廠房騰退空間,北京又有了新的成功案例。

激活老舊廠房的文化價值,傳承發展歷史文化,促進城市有機更新,創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北京經驗令人矚目。

北京利用騰退空間建成21個園區,總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孵化了開心麻花、華策影視等優質企業,並通過研究制定文創產業創新發展、文化科技融合等意見,着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帶動消費30多億元。截至去年9月,各區共梳理出老舊廠房資源774處,總佔地面積約3227萬平方米。隨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持續向縱深推進,未來,北京的老舊廠房資源將進一步釋放。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也是文化產業發展提質升級的一年——推動海淀區數字文化產業園區落地,建設北京市精品遊戲研發基地;推動文化與旅遊、科技、金融融合發展,出臺《關於推進北京市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意見》,推出北京旅遊城市專項規劃,構建弘揚首都文化的文化旅遊產品體系;推進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建設,四達時代、利亞德、掌閱科技、藍色光標4家企業入選第三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圖書節、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中國“網絡文學+”大會、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北京十月文學月、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北京國際旅遊節……積累多年的北京文化品牌活力無限,展示出北京創新文化、精品文化走向世界、深入大衆的宏大格局,也更全方位、全領域、多視角、多元化,鑄造着北京的文化風骨,塑造着這座古都獨特的文化氣質。

專家點評

邁向文化發展的新未來

張頤武

這些年來,北京的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取得了重要成就。作爲首都功能的重要方面,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推進爲北京作爲和諧宜居之都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和特色。北京古都文化的發掘和呈現讓人感受到城市深沉厚重的歷史文脈傳承,而京味文化的展示和呈現也讓北京獨到的生活文化得到更好的展開,紅色文化傳播傳頌讓北京現代史上的重要意義得以凸顯,而創新文化的全面展開也爲北京增添了面向未來、面向全球化的新的光彩和新的生命力。通過“四個文化”的開掘和發展,無論是香山革命紀念地的開放,還是老城的整體保護和中軸線的申遺,北京的文化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這“三個文化帶”的保護傳承利用,爲北京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北京的豐厚文化積澱和新的文化創造讓北京作爲大國首都和全球有影響力的城市的特色更加鮮明。

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務業快速發展,爲北京的百姓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服務,無論是非遺的傳承還是各種特色文化設施的建設都讓北京城的文化和精神氛圍更加生動。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展示了首都的特色。文化產業引領示範的功能在凸顯。在影視戲劇動漫等方面涌現了不少有影響的作品,文化與科技結合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

北京作爲全國文化中心正在邁向文化發展的新未來。

(作者爲北京大學教授)

親歷者說

讓更多觀衆走進藝術殿堂

從2012年立項到2018年9月竣工驗收,我眼看着近6萬平方米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建設落成。這是一個集舞美設計製作研發、國際舞美藝術交流、佈景服裝道具倉儲、劇目排練合成、演出藝術活動和藝術普及教育於一體的藝術平臺,不僅是國家大劇院的劇目製作排演中心、舞美設計製作中心、舞美佈景、服裝、道具展示中心,更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設施。

試運行以來,累計有4萬多觀衆走進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觀衆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品質、高水準的高雅藝術。今年,我們將推出“星期音樂會”“精品劇目展演”“臺湖演藝藝術周”“暑期少兒藝術演出季”等四大品牌項目近百場演出活動,以40元到100元之間的惠民低價票爲主,期待更多觀衆走進這座藝術殿堂。

本報記者 徐顥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