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北京將辦波灣合作與伊朗峰會
在中國斡旋之下,斷交7年的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恢復外交關係。圖爲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是訪問的伊朗總統萊希舉行會談。(新華社)
近日在中國斡旋之下,斷交7年的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恢復外交關係,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12月由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的區域性峰會上,出席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提出新想法,打算2023年在北京舉行海灣阿拉伯國家君主和伊朗官員的高級別會議。幾天之後,伊朗也同意參與這次高級別會議。
此外,上述知情人士更表示,伊朗與擁有巴林、科威特、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6個成員國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之間的更大規模峰會,也將在今年稍晚舉辦。不過對此報導,目前中國、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外交部門都未迴應與評論。
回顧斷交7年的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衝突,主因在宗教因素,沙烏地阿拉伯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伊朗是什葉派的領導者。2016年沙烏地阿拉伯處決一名伊朗神職人員後,伊朗示威者衝擊沙烏地駐伊朗大使館,雙方因此斷交。近日在中國斡旋下,10日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宣佈重建外交關係並重啓大使館。
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斡旋兩國恢復外交關係,意味在美中升級競爭中,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提升自己作爲「全球政治家」的形象,抓住美國在中東影響力減弱的機會,將「中國的領導力」作爲「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替代品並展現給世界。
華府研究機構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說,「沙烏地和伊朗討論恢復關係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所以這不是北京一夜之間促成的」。因此不應過分誇大中國促成復交的意義。
從經濟角度來看,沙伊作爲兩能源大國盡釋前嫌,中信期貨首席能源分析師桂晨曦認爲,一方面有利全球原油供應穩定,防止因地緣衝突推升油價大幅上漲風險,也可保障中國石油供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