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 1987年股災是否正在重演?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5日刊登題爲《1987年股災是否正在重演?本次股市大跌由何引起?》的文章,作者是詹姆斯·麥金託什,內容編譯如下:

金融市場本該體現羣衆的智慧。但是,週一,人們四散奔跑,揮手尖叫。日本股市創下37年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美股波動率指標VIX指數出現自1990年以來第二大漲幅。恐慌襲來。

此次拋售的導火索是上週五美國公佈的就業數據,這些數據使經濟預期突然從軟着陸轉變爲硬着陸。此外,最近一段時間,有關人工智能的炒作開始冷卻,日本央行爲提振日元匯率而加息,也都加劇了市場的不安。有消息稱,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已拋售其所持一半的蘋果股票並且提升現金儲備,這使局勢雪上加霜。

但上述誘因解釋不了此次投資者舉動的規模。這次拋售(一度讓芯片製造商英偉達公司股價下跌15%)規模巨大的原因在於,投資者此前孤注一擲地押注一切會有好結果。而問題是,對於這些下注(以及背後的槓桿)的反向操作會到什麼程度。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拋售是否會反過來推高儲蓄、削弱經濟,甚至衝擊金融體系?

過去市場大跌造成影響的極端例子包括1987年股災、1998年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到目前爲止,本次市場下跌看起來更像1987年的(較溫和)版本,而不是另外兩個版本。

1987年,美國股市出現有史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準普爾500指數在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下跌超過20%。投資者在當年8月市場驚人上漲後積累了過多的槓桿,股市暴跌導致保證金的大幅追加,以及設計糟糕的自動交易加劇了拋售。但美聯儲向各銀行注入流動性,券商沒有違約,市場在兩年內收回所有損失。美國經濟狀況良好。

好消息是,1987年的動盪僅限於股市:市場上漲,市場下跌,其他無損。標普指數在截至1987年8月的8個月裡上漲36%,這和它這次用8個月上漲33%達到今年來的高點相似。就像1987年一樣,今年儘管貨幣政策收緊,債券收益率上升,但股市仍然大漲。1987年的投資者也和本週一一樣緊張不安,準備拋售股票以鎖定意外的獲利。迄今爲止,投資者損失較小,但有利可圖的交易已經逆轉,就像1987年整個市場的情況一樣。

1998年的情況就糟糕得多,儘管股市恢復得更快。當時,俄羅斯內債違約導致資金爲尋求安全而撤離,高度槓桿化的對衝基金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資產暴跌。這家公司規模太大,有可能拖垮華爾街。當時,美聯儲三次降息,召集一批銀行來拯救該公司,並逐步縮減其交易。後來,股市只花4個月就恢復了,但低息貸款助推了互聯網泡沫。兩年後,泡沫破裂,導致輕度經濟衰退——科技股投資者損失慘重。

我們不知道如今是否有對衝基金被市場這番大動作幹掉,這些大動作使“套利交易”者損失慘重:他們以低息借入日元,再購買墨西哥比索或美元等高收益貨幣。不過,交易商已經押注美聯儲將在9月份的議息會議上大幅降息0.5個百分點。

2008年的情形重演纔是最糟的結果,但似乎不太可能。誠然,去年美國有些大銀行倒閉,因爲對政府債券投資結果不利。但是,銀行的槓桿率要比過去低得多,而且金融系統受流動性危機的影響較小,因爲私人貸款機構承擔了過去由銀行承擔的很多風險。貸款機構出現大的損失完全可能,私人資金也可能會遇到麻煩,但這種情況不會立刻發生,而且不會造成2008年那樣的系統性危機。

理想情況是,股市的過度行爲會像1987年那樣結束,不至於造成更大麻煩。投資者對於人工智能的熱情消退可能進一步降低股價,而即便從6月份的高點下跌30%,英偉達的股價今年以來仍然翻了一番。但市場已大大接近正常水平,納斯達克100指數今年以來僅上漲6%,標普指數則上漲不到9%。

如果恐慌減弱,美聯儲降息,金融系統沒有任何損傷,我們就算幸運。如果投資者能記住週一上午那種“跳水”的感覺並且儘量明智一點,減少投機,那就是幸事。(編譯/趙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