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產生逾2千噸廢料 雲林成立鳳梨廢棄物再利用聯盟
雲林縣是國內鳳梨主要產地之一,每年至少產生2千噸農業廢棄物,縣政府今攜手產學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透過鳳梨廢棄物製成再回收纖維,建立鳳梨循環經濟產業鏈。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是國內鳳梨主要產地之一,每年至少產生2千噸農業廢棄物,縣政府今攜手產學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透過鳳梨廢棄物製成再回收纖維,建立鳳梨循環經濟產業鏈。
雲林縣政府、虎尾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及永興果菜生產合作社今共同簽署雲林鳳梨剩餘資材循環利用場域建置計劃合作備忘錄,透過人才培育、技術研究與指導等合作方式,攜手推動鳳梨剩餘資材再利用。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是才能推動環境永續發展,例如廢棄殼貝類製成海毛紗、大埤酸菜廢水廢滷水應用在水生物培養,包括此次將鳳梨廢棄物再回收纖維,都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的成功案例。
張麗善強調,在淨零轉型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希望集結各方專業,透過雲林鳳梨剩餘資材循環利用場域建置的合作計劃,打造更友善的環境。
雲林縣計劃處長李明嶽表示,雲林每年產生逾2千噸的鳳梨廢棄物,過去多爲就地掩埋、打碎回田間作堆肥,或交由清運業者處理,現在產官學合作成立雲林縣鳳梨廢棄物再回收纖維聯盟,有利推動雲林農產業經濟與環境永續發展。
雲林縣是國內鳳梨主要產地之一,每年至少產生2千噸農業廢棄物,縣政府今攜手產學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透過鳳梨廢棄物製成再回收纖維,建立鳳梨循環經濟產業鏈。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