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縱覽 | 環境監測數據容不得半點虛假(經濟日報)

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是反映生態狀況的“晴雨表”,也是環境治理的關鍵依據。在這項關乎民生與發展的數據上,容不得半點虛假。日前,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自2022年10月以來,共查處1968家弄虛作假第三方環境監測機構,移送刑事案件167起,公開曝光62個典型案例。

一組組數字彰顯了執法力度,也反映出造假現象的猖獗。“不到現場、到了不採、採了不測、測了篡改”,造假手段令人咋舌。本該嚴謹科學的監測流程,竟被當成隨意擺弄的兒戲,背後是個別機構與人員毫無底線的逐利心態,把職業道德、公衆利益拋諸腦後。

生態環境監測主要包括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測兩大類。其中,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由生態環境部門組織開展,監測數據總體客觀準確、獨立權威、真實可信,與公衆感受保持一致。污染源監測方面,問題主要出現在排污單位委託第三方監測機構開展的監測活動中,弄虛作假現象較爲突出,已成爲生態環境工作的“毒瘤”,亟待根除。

要從根源解決上述造假問題,需在“部門聯動、科技賦能、法治保障”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此前,生態環境部已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研究聯合開展第三方監測機構檢查工作指南,聯合最高檢、公安部以及最高法解決難點、堵點問題,打破了過去單打獨鬥的監管困局,今後還需進一步加強聯動,暢通部門間的線索通報、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

提升監管執法效能,離不開科技賦能。可應用視頻監控、北斗定位、數據和參數直聯直採等技術,強化技術防控,實現“現場可視、設備可溯、監測可控、樣品軌跡可追”,通過建立智能化監測體系,解決監測數據造假問題。

法治保障不僅給執法者武裝法律利器,更是對潛在違法者的強力威懾。要加大法律責任追究力度,提高造假者的違法成本,以法律手段遏制弄虛作假之風,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踐踏的是生態保護紅線,觸動的是全社會公共利益。唯有秉持“零容忍”態度,強化監管、革新手段、完善法治,才能讓每一個環境監測數據都經得起檢驗,讓生態環境治理的步伐穩健而踏實,向着美麗中國的目標篤定邁進。

來源 | 經濟日報

記者 | 劉瑾

編輯 | 吳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