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補課三小時,成績卻不升反降,原因很簡單

在我們對教育、成績和課外輔導的理解中,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低年級孩子一經補課,成績立竿見影,似乎瞬間“踏上了思維的快車道”。

於是,家長開始堅定不移地相信,補課纔是“贏在起跑線”的關鍵。然而,這樣的成績提升究竟是孩子真正理解了知識,還是在短時間內用補課填補了知識漏洞?

當他們一路走向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孩子們的成績波動大,補課卻愈加失靈。

這時候纔開始懷疑,是不是那種“反覆演練”早已成了一種思維枷鎖?

家長們沒看到的是,補課雖然能在短期內提高成績,但這種填鴨式學習,只能讓孩子“學會答題”,卻未必真的掌握知識。

這種模式下的學習,就像在沙地上蓋房子,地基不穩,一到小學三四年級、初中或高中,稍有難度的知識點就會讓成績開始“坍塌”,而非補課的孩子卻常常在這些階段“逆襲”,讓人疑惑不解。

01 補課“速效模式”,無助於思維養成

我有個朋友,她孩子小學一二年級成績拔尖,幾次月考下來班上第一,家裡人喜得合不攏嘴,左鄰右舍也紛紛來取經。

於是,這位家長很驕傲地分享秘訣——補課!

數着孩子一週五個晚上都泡在補習班裡,那成績不拉高才怪。結果四年級剛開始,孩子的成績從第一掉到了二十多名,家長懵了,補課時間還加了兩天,怎麼成績還下降?

後來老師委婉地說了一句:“知識點堆得多,但理解力沒跟上。”

家長這纔開始反思,原來孩子只是背下了方法,卻連題目背後的概念都不懂。

這可不就像蓋房子光砌牆不打地基,住得越久就越危險。

還有,聽說鄰居小王家孩子剛上小學三年級,家長就給安排了英語、數學和作文補習班,唯恐稍微“慢”一點就掉隊。

結果有一天這孩子回來哭喪着臉說:“媽媽,這道題我不會!”家長有些不解:“這題不是在補習班剛學過嗎?”

孩子迷茫地撓撓頭:“補習班老師只教我答案,考試時候這個題沒法選答案。”

家長愣住了,才知道在知識的路上,光讓孩子追着“結果”跑,結果就跑丟了“思維”。

02 成績突變的真相:補課越多未必成績越穩

比如說,有個三年級的小姑娘,小學低年級階段沒上什麼補習班,成績也不溫不火。結果三年級期中考一鳴驚人,成了全年級的黑馬。

家長好奇地問她是怎麼逆襲的,小姑娘眨巴着眼睛說:“就是自己看題自己琢磨啊。”

結果一羣家長頓時驚呼:這娃天生是學霸!

然而,這背後的真相是,孩子從小沒太依賴補習班,在解題上學會了自主思考,而不是急着找到“標準答案”。

當別人忙着背答案時,她已經在理解題目,這種思維方式讓她在學業上越走越穩。

又比如,李叔有個孩子從小成績不錯,小學三年級時他生怕孩子掉隊,便給報了名氣最大的培訓班。

班裡的題庫“一個頂仨”,孩子也果真名列前茅。

到了初中二年級,李叔突然發現,孩子成績開始不穩,常常莫名失分。孩子自己倒無所謂,可家長着急得直跳腳。

後來一問才知道,補習班的題型孩子早就背熟了,但面對未接觸的新題型卻一頭霧水。

無奈之下,李叔才發現,成績一時的飆升,不等於孩子真正會思考。

03 補課的誤區: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鄰居家有個小男孩,成績不理想,家長趕忙給報了三個補習班。

期中考試後,成績依舊毫無起色,家長不解地問:“你到底學沒學?”孩子特別委屈地說:“補習班老師只讓我背答案,考試題目稍微改了就不會了。”

這位家長才意識到,孩子的問題不在補課多少,而在於沒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成績啊,壓根兒補不上。

還有個初三男孩,天天補課,家長以爲這就保準穩了。

結果高一開學成績不升反降,家長氣憤不已,質問補習老師。老師坦言,孩子的解題方式太死板,不會變通。

這位家長這才恍然大悟:自己讓孩子忙着背“套路”,反倒把思維“鎖死”了。

真是補得越多,考得越差。

所以說,如果家長們要真正幫助孩子,補課並不是唯一的解答。

想要孩子成績好,首先要讓他們的學習具備“思維含金量”,引導他們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和自信。讓孩子學會主動探究,自己找到解題思路,而不是每個難題都寄希望於“套路”解決。

家長們或許不妨放慢腳步,不讓補課變成“捷徑”的唯一方式。

靜心傾聽孩子們對知識的感受和理解,他們纔有可能真正“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