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懸念!萬科被踢出前三!
這個7月,沒想到會成爲所有地產人的悲歌,目標沒有實現,業績幾乎跌半!
萬科更是被踢出前三!
各位主子好,每週一叨,理性開炮,我是叨主週一叨。
1-7月,中指研究院發佈百強房企榜單,一保、一中分列冠、亞,代表着當今房地產國家隊的守衛軍力量。
綠城憑藉着全國急行軍式的代建模式,用“品牌”的力量無限擴張,進而一舉拿下萬科,正式挺進前三。
回看萬科1-6月的業績,那時還穩在前三,但僅一個月過去了,舞臺沒變,唱戲的人變了。
要知道,這可是萬科過去五年來首次跌出前三。
從具體的成交業績和成交面積倒算,7月萬科的整體成交價格還比前6月下調了110元/平米。
也就是說,即便是這樣的第四名,也是通過部分降價來託舉保住的。
這一方面說明,市場的多發負面影響,讓萬科陷入了品牌失靈的境地,百姓對萬科的信任在逐漸喪失。
一方面說明,萬科未來的路,更是難走,如果要想保住前三的位置,後期必須以價換量,而這也必然使其全年的虧損額再次擴大。
這不但會加重萬科的債務壓力,而且對被套牢的股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前百強房企,無一倖免!
今年前7個月,中指數據公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爲2.39萬億元,同比下降40.1%。
足足跌了4成,將近腰斬的位置。而且用網友的話說,“這還是“517新政”加持的結果。如果沒有這個政策,不知道市場會跌成什麼熊樣。”
叨主則認爲,事實恰恰相反,或許就是因爲有這一波波的“春風拂面”的利好,觀望者或買房人才篤定了“不買就是贏”的守本之心,才更加加重了“等一等,會更好”的心理。
這麼說,並不是否定政策的無效,而是從當下大家的真實狀態來看,顯然是情緒大於理性,一面倒的唱跌成了主流。
對於政策,有房的人認爲,反正已跌了那麼多,什麼政不政策的,無鳥所謂;而沒房的人則認爲,反正已跌了那麼多,什麼利好不利好的,有鳥所謂。
就在這種幾乎一邊倒的負向情緒漫延下,市場從不作假,於是給出了答案。
2021年,我國商品房銷售規模曾攀上18萬億的顛峰。
2023年,就掉到了11.7萬億,比2021年縮水四成。
今年上半年,統計局公佈的銷售規模是4.7萬億。按照這個勢頭,全年可能不到10萬億,也就是說,成交量繼續萎縮。
對此,有位資深同行則更加悲觀,按他的判斷來說,今年行業的銷售規模可能在7萬億左右。
叨主認爲,這種判斷不無邏輯,俗話說,有投入就有產出,有產出纔有業績的呼之欲出。
過去,拿地熱度一直是行業繁榮與否的風向標,代表着行業的活躍度指數。
這兩年,房地產的勢能已“大江東去浪淘盡”,房企拿地規模連年下挫。
去年TOP100企業的拿地支出,只相當於2021年的一半。
今年的情況依然是“我命由天不由我”。中指研究院的報告說,1-7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4307.1億元,同比下降38.0%。
這跌幅,與上邊提到業績跌幅,幾乎同頻共振。
事實上,從另一個維度來看,端倪早已顯露。
這幾年,民企在土地拍賣中的參與度已越來越低,民企作爲重要的經濟參與體,作爲關鍵的房地產主力軍,顯然已喪失應有的活力。
如果國央企是人體的左腎,那民企就是人體右腎,雙腎聯壁纔有無限動力。
取而代之的則是城市級的各種什麼城發投、城開投、城建投等,這些清一色的“土地獨攬王”,也成了託底土地市場的底牌。
而城投的入場,雖說暫時解決了土地無人拍的尷尬,但也正因城投的介入,也導致了“借新債還舊債,舊債壘積成高臺”的衆多地方債無法化解的難題。
而這,也正是前段時間剛剛過去的某大會,所重點“防範”的風險之一。
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曲折與矛盾的,房地產的發展尤如是,當下房地產依然作爲經濟支柱的角色不會變,但如何救,從哪救,是救信心,還是救房企,似乎纔是高層更加深入思考的問題。
我是一叨,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