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PE也大地震了

誰都沒想到,美元PE也大地震了。

作者 |王思琪

來源|投資家(ID:touzijias)

VC/PE行業,又曝出大消息。

繼紅杉中國、紀源資本宣佈本土化獨立運營後,全球老牌PE華平投資集團(下稱,華平投資)迎來了中國區投資業務的人事大地震。近日,華平投資突然完成一項調整,換掉了服務集團超20年的中國區總裁、知名投資人魏臻,該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砸向VC/PE行業。

作爲華平投資在中國成長的見證者,魏臻親歷了中國PE的“從0到1”並投出了中通快遞、國美電器、銀泰百貨等一批膾炙人口的傳統企業。但在風口輪轉、硬科技成爲投資主流的當下,美元基金在中國的投資佈局也遇到了寒冬。如何更好適應對華投資的本土化,正成爲全球VC/PE難以繞開的話題,而華平投資的人事調整則預示着美元基金到了變革拐點。

誰都沒想到,美元PE也大地震了。

前段時間,紅杉中國、紀源資本宣佈本土化獨立運營,已讓VC/PE行業感到震驚。不少分析人士解讀,“兩大美元VC相繼分離中國區業務、獨立運營,是中國風投史的嶄新一頁。”

分析人士用“嶄新一頁”在於,這樣的情況在過去極爲罕見。

1993年,“中國風投教父”熊曉鴿拿着從美國IDG借來的2000萬美元在中國成立IDG資本前身太平洋風險技術基金那一刻起,拉開了美元基金在中國設立辦公室的序幕。

美元基金席捲下,中國VC/PE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美元基金也成了中國創業創新事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尤其是在互聯網紅利時代,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美團、字節跳動、拼多多、本站、小米在內,幾乎所有人們熟悉的互聯網巨頭都拿到過美元基金的融資。

這促使美元基金在互聯網紅利時代構建了獨特的估值體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本土基金投資人十分羨慕美元基金投資人,“抓住了互聯網巨頭,拿下超高回報倍數,持續獲利。”

然而,2020年起,一切發生了變化。裡面一個無法忽視的因素是,美元基金“大本營”美國給全球帶來的鬧劇,並砸到了自己腳上。那一年全球走向通脹,爲應對通脹,美聯儲甩出一攬子激進策略,連續7次提高利率,導致全球經濟由通脹陷入到動盪不安的局面。

也是那一年,全球持有美元融資的企業估值大幅縮水,美元基金LP感到深深恐懼。

2020年—2022年,美元基金遭遇了史詩級挫敗。首先是投資交易筆數的不斷下降,由9767筆交易暴降到2997筆;其次是退出金額的縮水,從1.427萬億美元滑坡到3088億美元。

2023年開春,全球排名靠前的美元VC先扛不住了,紅杉資本、老虎環球這兩個“躺着賺錢”習慣性薅LP羊毛的投資機構被迫下調了部分基金的管理費,緊接着宣佈了裁員。

裁員之後,紅杉資本又分離了中國區團隊,就有了紅杉中國本土化獨立運營。雖然,紅杉資本解釋,分離紅杉中國是打算讓中國區團隊因地制宜,效益最大化,可這無形中釋暴露出美元VC所面臨的困境,當VC/PE行業以爲紅杉中國是個“特例”,紀源資本也獨立了。

紅杉中國剛獨立時,VC/PE行業有兩種聲音。

其中一種聲音覺得,紅杉中國是個“特例”。“沈南鵬影響力太大了,連續多年全球第一投資人,中國區團隊的投資成績遙遙領先歐美。”但並非所有投資人都是“沈南鵬”。

這話聽着確實沒毛病,全球排名第一的投資人只有一個,紅杉中國有“特例”成分。那紀源資本獨立呢?它們分管中國區投資的合夥人符績勳、童士豪、李宏瑋名氣也很大。入華十八年,紀源資本在互聯網時代投出了阿里巴巴、百度,新經濟時代投出了小鵬汽車、小紅書。

如果再把紀源資本的獨立歸結爲中國團隊碾壓歐美,那就太片面了。聲明中,紀源資本母公司清楚的瞭解,投資中國的價值很大,投資中國科技產業的價值更大。

價值投資的另一面是回報,投資科技能從科創板退出,這個需要本土基金來實現。所以,聲明中指出“人民幣基金將由紀源資本獨立管理”、“深耕中國科技行業”。

分離團隊是日子難了的表現,那麼,美元PE會更難嗎?華平投資中國區投資業務大洗牌之前,這個問題很難給出結論。一直以來美元VC與PE的投資邏輯,是分化的狀態。

VC做的是成長型投資,喜歡高估值與講故事。PE比較現實,看得是實際業績效益。比如全球PE老大黑石佈局中國投資比例較大的是什麼?是金融、地產,是穩健賺錢的項目。它們也會關注股權投資、成長型投資,可PE的大比重在併購、Pre-IPO投資。

華平投資中國區投資業務大洗牌無形中反映出美元PE的“老路線”逐漸行不通了。

就像這次被換掉的PE大佬魏臻,他在華平投資工作了20多年,親歷了中國PE“從0到1”的崛起、美元PE在中國的生根發芽。他操刀的典型投資,中通快遞、國美電器、銀泰百貨等,很契合美元PE過往對中國的投資定位。不過,魏臻也曾嘗試擁抱創新,帶領華平投資從傳統轉向新經濟,投出了螞蟻集團、神州租車、元氣森林、文和友等明星案例。

轉向新經濟對美元PE來說是把雙刃劍,螞蟻集團遲遲未IPO,神州租車陸正耀搞事情、負債累累,文和友被曝裁員,給華平投資帶來了業績壓力。由此,有觀點認爲,華平投資換帥魏臻是爲“錯誤決策”買單,但這說法並不完全,歸根結底是,美元基金到了變革拐點。

變革拐點背後是,美元基金業績繼續走低,全球VC/PE投資的生態鉅變。

就在不久前,美國PE“賺錢機器”凱雷解散了消費、媒體、零售的PE投資團隊。根據其發佈的2023年三季報顯示,凱雷錄得收入7.77億美元,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8億美元。

除了收入不及平均預期,凱雷三季度淨利潤爲81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暴跌了71%。凱雷業績下降的原因是,沒有擺脫美元基金退出金額縮水的魔咒。當外界以爲,2023年美股階段性走高,會激勵美元資產或振奮全球VC/PE時,殊不知美元基金變得更差了。

凱雷三季度已退出PE投資的業績收入甚至了驟降了76%。不僅投資、退出業績差,凱雷在VC/PE行業最關注的募資端也遇到了困難,新募基金規模僅爲2021年的三分之一。

全球PE老大黑石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根據美媒最新報道稱,黑石在新一期基金募集中,將基金規模從300億美元下調到200億美元,傳聞是避免“市場形勢進一步惡化。”

領頭羊縮水,傳導至其它美元基金就形成了所謂的寒冬,倒逼全球VC/PE不得已改變策略,加速對中國投資的本土化操作,尋求地方合作,擴大人民幣基金的募資規模。

這就有了各大創投平臺紛紛報道的一幕,“美元基金高價增設招商引資崗位”。加大對人民幣資產的投入。在一位長期跟蹤美元基金的創投媒體人看來,華平投資的人事大地震是一個重大信號,標誌着佔據一級市場資金大頭的PE圈子,未來可能會更加關注中國。

“單純靠美元基金的投資回報,肯定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