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學者:中國對臺灰色地帶作戰正產生反效果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撰文說,中國對臺灣實施灰色地帶作戰,目的是逼迫臺灣默許統一,但這些行動顯然正產生反效果。
塞克斯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發表文章說,中國近年數度在臺灣附近舉行大型軍事演習,從過去相對罕見變成幾乎是例行公事。這些高調軍演並非因應特定事件的個別行動,而應被視爲中國對臺更大規模「灰色地帶」行動的核心,也就是未達動用武力門檻的脅迫性活動。
在這些策略下,中國對臺灣出口的產品採行關稅和禁運,企圖讓臺灣在國際上更孤立,並利用假訊息行動和網路攻擊來破壞人民與政府的穩定。
他寫道,中國的最終目標是逼迫臺灣默許統一。在中國的理想劇本中,臺灣人會發現無法再忍受這些灰色地帶活動所累積的壓力,最後不再反抗,讓北京不費一兵一卒就奪得臺灣的控制權;就算達不到最終目標,中國也希望破壞大衆對執政黨民主進步黨的信任,並在臺灣社會散播分裂的種子,例如質疑美國是否會在中國封鎖或入侵之際協防颱灣。
但顯然,中國的灰色地帶作戰正產生反效果。中國把臺灣推動獨立當作威脅,藉此將灰色地帶作戰合理化,但這種威脅實際上並不存在:臺灣人支持維持現狀,也理解追求獨立會疏遠國際夥伴,且可能引來中國攻擊。
塞克斯認爲,中國的行動反而讓臺灣更堅決抵抗統一,使中國更有可能訴諸武力來達成目標。
因此,臺灣和美國應繼續把焦點放在嚇阻中國封鎖或侵略上,若有必要,甚至必須挫敗這類行動。臺美因應侵略性的灰色地帶行動時,應讓中國付出代價,好讓中國重新盤算是否要侵略或封鎖。
● 軟硬兼施
塞克斯說,中國統一臺灣的策略一向結合利誘和威脅,就像持槍逼婚。北京試圖向臺灣人展現在政治和經濟上拉近關係的好處,以及進一步疏遠的代價。
中國在經濟上對臺灣施壓,今年5月宣佈對134項臺灣產品恢復課徵關稅,9月再增34項。
政治上,中國持續試圖孤立臺灣,成功阻止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全球性組織。
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子是,太平洋島國諾魯在民進黨籍的賴清德當選總統後,與臺灣斷交。這不是第一次有國家爲了倒向北京而與臺灣斷交,卻是第一次有斷交國明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整個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這場敘事戰中,中國企圖確立兩岸之間的分歧是中國內部事務。如果這種觀點廣獲全世界接受,北京可能會辯稱,任何武力使用都不違反國際法,導致美國更難主導因應行動。
● 百鍊成鋼
臺灣沒有屈服於中國的壓力,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在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啓發下更堅定決心,例如在過去3年提高國防預算、延長義務役期、投資國內飛彈和無人機制造、強化民防等。
在經濟上,臺灣企業目睹在中國做生意的政治風險,正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臺灣對中國的投資在2016年佔對外直接投資的43%,去年已降到11%。反觀中國製造業仍相當依賴臺灣科技產品,這意味着中國現在可以說比臺灣更易受到兩岸貿易中斷的影響。
塞克斯說,中國不太可能找到一條既能從灰色地帶脅迫走向統一,又不用動武的道路,也沒辦法回到臺灣的前總統馬英九時代的友好:中國的灰色地帶行動已揭露其策略目標,許多臺灣人發現這並不符合他們的期待,任何戰術調整都無法扭轉這個結果。
● 變動的目標
塞克斯寫道,臺灣應繼續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發展經濟多元化、打造強韌的通訊網絡、改善關鍵基礎設施和政府部門的網路安全、儲備關鍵物資,並與志同道合的民主政體合作應對全球挑戰。
此外,臺灣派戰機緊急升空應對侵入防空識別區的軍機、在海上追蹤中國海軍艦艇,將對臺灣的防禦平臺構成沉重負擔,恐使軍方筋疲力盡,繼而危及臺灣因應直接衝突的戰備。
他指出,重要的是,臺灣應優先準備打這場不能輸的仗,根據實際的軍力差距來調整防衛策略,既然在戰車、戰機、船艦上無法與中國匹敵,就應改採無人系統、地雷/水雷、飛彈等臺灣可大量自制或向美採購的武器。
同時,美國應宣佈更多對臺軍援、在亞洲太平洋地區部署更多高端軍事能力,並深化與日本的軍事關係,尤其是在距離臺灣較近的西南方島嶼。
美國也應警告北京,美方對中國脅迫臺灣的迴應不會僅限於軍事方面,進一步對臺施壓將引發美國對出口到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實施更廣泛的限制。
塞克斯最後寫道,臺美之間的協同行動將讓中國封鎖或侵略的計劃變得更復雜,或許能促使北京重新檢討繼續這麼做的代價是否多過好處。即使中國不放棄灰色地帶策略,這些行動至少也能讓臺灣更妥善地爲這種脅迫可能帶來的衝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