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臺反貪腐 同音不同調

(圖/路透)

貪腐問題是所有政府都無法忽視議題,因爲它不僅影響國家治理,也直接影響人民對政府信任。近年來,美國、中國和臺灣都積極推動反貪腐,然而,三個地區的反貪腐行動在動機、手段和目標卻存在顯著差異。美國強調削減政府浪費,提高行政效率;臺灣則着重於維護社會秩序,確保政府廉潔;中國則以清除黨內貪腐爲核心,並將作爲維護政權穩定重要手段。

美國的反貪腐策略主要聚焦削減政府內部浪費與提高行政效率,而非嚴格監督企業貪腐行爲。川普政府日前簽署行政命令,暫停執行《海外反腐敗行爲法》,該法原本用來限制美國企業在海外行賄,但川普認爲這項法律使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處於不利地位,阻礙美國經濟競爭力。

此外,川普政府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由馬斯克領導,負責削減聯邦政府的浪費、詐欺和濫用行爲。DOGE行動迅速且強勢,包括裁撤冗員、削減不必要開支,甚至凍結某些政府部門付款。在川普視角下,這樣的行動不僅是提升政府運作效率必要手段,也能展現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施政承諾。

臺灣的反貪腐行動則較爲全面,涵蓋政府內部貪腐問題,也涉及黑幫勢力、金融犯罪和詐騙集團。賴清德政府上臺後,推動「五打七安」政策,強調打擊黑金、毒品、槍枝與詐騙犯罪,同時確保社會的治安、食安與資安等七大面向。在這場反貪行動中,最受矚目的是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及政治獻金案被起訴並羈押,以及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涉嫌收賄被起訴。顯示賴政府希望透過整肅貪腐以提升政府清廉度與聲望。

然而,這些行動也讓外界質疑帶有政治動機,有人認爲這不只是反貪腐,更是賴清德進行黨內權力整合及黨外勢力鬥爭手段。例如透過偵辦衆多民意代表助理費弊案達成「殺雞儆猴」警示效果,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被帶至調查局時,不斷高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即是明證。

中國的反貪腐運動則更爲嚴厲,並且具有明確政治目標。自習近平上任以來,強調「打虎、拍蠅、獵狐」全面展開大規模反貪腐行動。這場反貪腐運動不僅針對黨機構內部,也影響國有企業、軍隊及地方政府,顯示中國政府希望透過整肅來維護黨的形象與統治正當性。這場運動除了打擊貪腐外,也有助於習近平鞏固個人權力,因爲許多落馬官員並非單純因貪污被查辦,而是因爲「站錯隊」或與習近平權力核心立場不一致。

不過,在數位科技推動下,馬斯克運用6名年輕科技菁英進行數位查帳來發現政府弊案而備受關注。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在民主體制還是專制政權下,貪腐問題始終是影響國家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重要挑戰,而如何平衡政治利益與治理效率,將是所有政府必須面對的核心課題。(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