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臺三角轉向多邊化 賴清德關心2大議題

美中臺三角轉向多邊化,賴清德關心「臺灣的印太戰略」,及「所謂制度性臺海安全多邊對話機制」可能會是什麼形式。資料照

民進黨今中常會,邀請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以「臺海安全管理的典範移轉:從美中臺三角轉向多邊化」爲題專案報告。據轉述,身兼黨主席賴清德總統則詢問,「臺灣的印太戰略」爲何?及「所謂制度性臺海安全多邊對話機制」可能會是什麼形式?

據轉述,賴清德聽取賴怡忠報告後也關切兩個議題,詢問賴怡忠,所謂「臺灣的印太戰略」的具體內容爲何,及「臺海安全多邊對話機制」可能會是什麼形式等。

據轉述,賴怡忠說,這就是要分層論述對周邊其他國家往來政策,包含太平洋盟邦、海洋型跟大陸型東南亞國家,除此外,還有包括不直接屬於印太地區的歐洲,都在民主價值與技術合作上,也扮演很重要角色。

至於多邊計劃是什麼形式?據轉述,賴怡忠說,可以參考「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推動多邊合作機制,或如香格里拉對話這樣的制度性對話機制。

據轉述,賴怡忠分析,中國正在累積侵臺能力,未來幾年可能在外交跟經濟極限施壓,包含嘗試讓臺灣邦交國斷光、可能讓臺灣護照無效化,或在聯合國強推中方解釋版本的2758決議等,「都是他們可能採取的路徑」。

他說,傳統的美中臺三邊關係,是美國在中國跟臺灣之間負責區域平衡,過去這樣的架構,會讓美國單方面肩負區域穩定的成本,也會讓中國或臺灣都把這樣的關係單方面化,中國處理好跟美國的關係,臺灣就會相對被冷落。

賴怡忠指出,臺灣社會內部都還有兩派辯論,認爲兩岸關係高於國際關係,馬政府主張的兩岸關係平穩,中國就不會有經濟圍堵,釋出利多,自然國際關係好;另一派從李總統以降,認爲臺美關係優先於兩岸關係,要爭取美方支持。

他指出,過去美國處理區域安全都是以扇型的單點出發,美國對日本、澳洲,現在是呈現網狀發展,促成多方安全對話,美日韓、美日英澳、美日臺等網狀方式,這樣的好處是讓更多國家參與安全對話事務,也可以讓受到臺海關係影響的周邊關係,包含東南亞、日本參與,也可以讓臺灣脫離中國設定的臺灣海峽是內海的戰略框架。

他說,但也面臨一個變化,美國面臨臺海問題戰略模糊的空間,這樣的戰略模糊也會受到挑戰,對多邊國家來講,必須瞭解美方清晰的戰略規劃,否則沒辦法調控,這也是美國要因應的局勢轉變。

他說,國際上都有針對臺海問題共同表達關切,例如在G7峰會、每日、法國跟澳洲等國際場合;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可能是讓國際盟友的力量,不只是共同關係,而是盟國共同行動,這可能是接下來臺灣可以有的戰略思考。

至於戰略性的臺海安全多邊對話,他說ㄝ怎麼讓臺灣加入美方現在的網狀對話框架下美、日、英、澳等多邊對話,雖然大家都會討論臺海安全問題,臺灣卻不是多邊對話參與國,如何加入這個框架也是要關切的議題,怎麼從美中臺三方關係轉變到多方關係經營。

他還說,也要建立印太戰略論述,讓其他國家知道臺灣的戰略觀,這樣才能互動,要把兩岸關係放到印太戰略管理;而印太戰略包含太平洋戰略、第一島鏈、海洋東南亞國家(印尼菲律賓海、大陸東南亞(泰國寮國),印度也有角色,雖然不直接屬於太平洋島國的一環,但他有箝制中國的角色,其戰略角色對臺灣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