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星座運勢準嗎? 專家:人們會完全忽視和占星預測不吻合的事件
示意圖/ingimage
想像一下,桌上有四張紙牌,看起來像這樣(圖表五):
每張紙牌的一面是數字,另一面是英文字母。你得知的假設是:如果紙牌的一面是偶數,背面的英文字母就是母音。問題在於,你得翻開哪一張或哪些紙牌,才能驗證這項假說。彼得•華生(Peter Wason)在1966年提出這項測驗,通稱爲華生選擇任務(Wason selection task)。
請各位花一點時間,好好想一想。
大部分人會先翻開數字4的紙牌。如果卡片背後出現母音字母,就能支持這項假說。如果不是,就能推翻這項假說。所以選擇數字4的紙牌有其道理。接着,許多人會選擇字母E的紙牌;這樣做似乎是驗證這項假說的重要方法。
但是,如果仔細一想,會選擇字母E的紙牌,是受到想要確認這項假說的想法所驅使(如果紙牌的一面是偶數,背面的英文字母就是母音)。事實上,這並不是有用的驗證步驟。
(本文出自《誤信: 爲什麼理性的人會相信不理性的事》
在這項測驗中,很少會有人翻開字母K的紙牌,但其實這張紙牌纔是關鍵。因爲,如果這張紙牌的反面是偶數,就會否定這項假說。因此,正確的答案是翻開數字4與字母K這兩張紙牌。其他紙牌和這項假說無關。
如果你回答正確,恭喜,你有非常好的邏輯思維。又或者,你以前就看過華生選擇任務,只是利用這次機會來確認你比別人聰明的假說。如果你回答錯誤,也不用氣餒,因爲還有許多人和你一樣。在華生的原始測驗裡面,只有不到10%的參與者答對。
各位也可能會想,許多文獻都提過華生選擇任務,但每份文獻的描述都有不少細微差異與不同狀況,所以這些文獻本來就很有可能出現偏誤搜尋。
華生選擇任務展示的是確認偏誤,也就是人們傾向尋找能支持假說、而非否定假說的證據。確認偏誤不只會出現在我們尋找資訊的時候,它也會影響我們如何詮釋資訊,讓我們把資訊視爲能夠確認或支持既有信念或價值觀的證據,同時讓我們避免或忽視可能挑戰既有信念或價值觀的資訊。
當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出現極大的矛盾,確認偏誤可以讓我們快速得出自認合理的結論。一個人會因爲自己偏好的候選人落選,而堅持大選結果遭到操弄,並認爲投票機不可靠;但如果他支持的候選人當選,他則會盛讚選舉過程很民主,並且對投票機很有信心。
一個人如果相信報紙上刊登的每週星座運勢,就會將那些大致上和占星預測相符的事件視爲證據,認定星星會根據我們的生日來安排運勢;但是這個人也會完全忽視或草草帶過和占星預測不吻合的事件,不去質疑占星術是否有效。
所以李察纔可以從死亡統計數據中,解讀出比實際數據更多的意義,並完全漠視我的解釋。他不相信一般接種率和整體患病率降低之間呈現高度的相關,因爲這不符合他的信念。同時,他又過度強調疫苗接種和2021年3到4月間、二十九歲到三十九歲的年輕人死亡率之間的微弱關係,因爲這和他現在的心智模型所認定的世界樣貌相符。
確認偏誤多多少少都讓我們所有人陷入麻煩。想想看你上次和朋友發生爭執後,上網尋求Google大神幫助的情形。你會中立的搜尋所有資訊嗎?你是大部分會(或是隻會)查詢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還是也會搜尋不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
想想看,如果你聽到自己不喜歡的人的負面謠言,你會怎麼做?請老實回答:你會用開放的心態看待謠言,在下定論前先查覈事實嗎?或者,你會假定謠言一定是真的,因爲它符合你對這個人的既定印象?
毫無疑問,你肯定在其他人身上遇過這種狀況。就連我也會落入確認偏誤(只是和占星術無關)。當我們希望事情是真的,或是害怕事情是真的,這樣的傾向都同樣強烈、有威力。
* 編注:指透過系統性的方法蒐集而來、可量化的資料。
編輯推薦